新能源汽車2024準備「開倒車」?

(霍詠強 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

2024年應該是新能源汽車「開倒車」的時候?當然,不會比2023年少,但增幅很可能低於2023年,尤其是增長動力只能靠中國。因為政治因素,很有可能直接打擊新能源汽車市場。

2023年汽車銷售的成長,是個意外,在2022年底,推算2022年全球汽車銷量預計約為7940萬輛,比2021年減少1.9%。當時預計到2023年,銷量預計將在7900萬至8100萬輛之間。到2023年三月,確認2022年全球汽車銷量為8,105萬輛,年衰退0.1%,與2021年銷量幾乎持平,預估2023年全球汽車市場銷量有機會恢復成長態勢,達8,410萬輛,年增3.8%。

2023年中國汽車總銷量超3000萬輛,其中乘用車2023年批發2553萬輛,同比增長10.2%,實現歷史新高。中國汽車出口522萬輛,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當然,以汽車出口金額計算全球僅排名第3,仍然落後於德國和日本。

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522.1萬輛,同比增加57.4%。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其中更顯著的是,新能源汽車出口超過120萬輛,同比增長超過77%。以往、出口排名前三位的國家是比利時、泰國和英國。現在呢?俄羅斯、墨西哥。

現在什麼中國產品在俄羅斯最受歡迎嗎?是汽車。中國售價45萬元左右的理想L9,在俄羅斯賣到1100萬盧布,折合人民幣90萬元。在俄羅斯消費者眼裡,紅旗可以跟勞斯萊斯媲美。曾經做了十幾年平行進口車生意,將國外汽車倒騰到國內的「倒爺」,如今穿梭於新疆中哈(哈薩克斯坦)邊境口岸霍爾果斯,做起了中國汽車出口生意,他們倒的車不只是紅旗、理想,還包括奇瑞、吉利、比亞迪、長安等品牌。

俄羅斯消費者對於中國的智能汽車感到很新鮮,比如理想L9車上的冰箱、彩電、按摩椅,甚至還催生出一條車機進行俄語轉換的業務。中國品牌智能化配置具備極強競爭力,在汽車+互聯網後,車內語音操控、高清中控大屏、手機App等智能化配置已經成為中國汽車的標配,在海外市場上有著獨特的競爭力。

2023年,俄羅斯成為中國第一大汽車出口目的地。2023年1至10月,中國對俄羅斯出口汽車達到73萬輛,是去年同期的7倍。地緣政治變化導致的國際供應鏈體系受挫等外部因素,成為中國汽車的機會,而且是量價齊升,出口均價從2021年的1.95萬美元,提升到2023年的2.38萬美元,說明中國汽車企業的品牌價值。對比於歐美市場,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可能表面看來並不繁榮昌盛、擁有高消費力的用戶,可能才是中國汽車的最大出路。

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近7萬輛,僅佔汽車出口總量的7.0%;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突破120萬輛,同比增長80%;佔總數四分一。但是新能源汽車的困難何在?歐美車企還未準備好。

在Tesla的財報會議上,馬斯克表示「貿易壁壘是阻止中國新能源汽車擊敗競爭對手的唯一因素」。這句話其實不盡不實。Tesla在全球都受到保護,售價比BYD還低,唯一阻止它的腳步,就是生產能力和踩在壟斷的紅線上。

2023年前7個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對歐盟出口量同比增長112%,增幅驚人,但同時成為攻擊目標。一方面在價格上被質疑傾銷,同時也要應付政治障礙。美國直接出台了《通脹削減法案》,從2024年開始,從中國、俄羅斯、朝鮮、伊朗等外國生產的電池組件出口美國應用到清潔能源汽車,消費者將無法獲得補貼。

9月在慕尼黑舉辦的2023年國際車展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歐洲議會上稱:全球電動車市場充斥著平價的中國汽車,它們的價格之所以低,是因為獲得了巨額的國家補貼,而這正在扭曲我們的市場。2023年10月,歐盟委員會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程序正式開啟,確定對比亞迪、上汽集團和吉利汽車三家中國車企啟動反補貼調查。但現實在歐洲,BYD Seal 售價還高於 Tesla Model 3。

中國企業的反應是海外建廠,以更加開放、包容的態度走向世界,這估計不是有效的方法,目前政治障礙很難理智解決,與其千方百計逢迎,不如劍走偏鋒。中國車企想要真正走進歐洲市場甚至全球市場,本來就需要融入當地用戶、政策、法規、生活環境中,這條路線需要更長時間。反過來,無論從品牌定位和使用習慣,新興國家會是更合適迅速開展業務的對象,可能這次又是另一種農村包圍城市。

星島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