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IG刷到王君馨的一段短片,片中她對著鏡頭分享自己最近的感受,說起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她認為自己應該很留意自己看了甚麼、聽了甚麼,因為這非常影響自己的情緒。
我認為她說得非常好,她說我們每個人在任何時候都會看社交平台,看見別人生活中的最美好一面,難免會產生比較之心,這樣便會不開心。同時,如果我們看了許多充斥著暴力、爭鬥的劇集、電影,聽了許多一直在發洩不滿的歌曲,便會不自覺地在生活中遇到衝突時,用了同樣暴戾的口吻去應對,而不是停下來想一想對方的苦衷。
非常同意。其實五感包括味、聽、嗅、視、觸覺,我們非常注重吃下去的食物,需要健康、有機、營養、美味,卻時常忽略聽覺與視覺的健康,為了感官刺激,為了打發時間,常常沉溺在瘋狂刷社交平台中,吸取了許多別人的炫耀,或是消費主義的光鮮亮麗。又常常刷短視頻,吸取真假不辯的信息,或是低俗的審美。又為了娛樂而觀看大量「爽劇」,恐怖色情,貪嗔癡怨被放大的情節,以此去平衡生活的平淡。換作食物,就像是吃了許多高熱量的垃圾食物,看似美味,實質損傷心理健康。
我也常常忘記提醒自己這一點,每每反省時,便提醒自己要記得留時間閱讀經典文獻。確實如是,當你忍住刷手機的誘惑,拿起一本經典文學作品,不拘是哪位作家,只要是傳世作品,必定有其過人之處。閱讀幾段之後,猶如飲下甘甜清泉,洗滌五蘊,這才是經歷時間淘洗,依然字字珠璣的好「食物」,在混亂的信息時代,是「洗胃」、「進補」的必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