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亮低碳未來

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 28)開幕,來自一百九十七個加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的國家代表,已在阿聯酋杜拜世博原址聚首一堂,檢視和優化《巴黎協議》的實施,務求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水平以上,低於攝氏二度之內。

  要達至淨零排放,使用可再生能源是最關鍵的一步。但達到能源轉型,首先需要技術基礎建設,使潔淨能源的價格令人人皆能負擔。鑑於私人商業機構皆以盈利為先,它們並沒有很大的誘因投資於能源轉型。即使部分企業有這方面的嘗試,它們有可能會壟斷能源市場,或將成本轉至到終端消費者身上(也稱綠色溢價,Green Premium)。有見及此,各國政府應投資與環境及能源相關的研發,大幅下調再生能源的生產成本,以確保所有人都能負擔得起潔淨能源。

  地緣政治是世界共同應對氣候問題的另一絆腳石。國際氣候變化不時被用作政治籌碼,尤其是將矛頭指向發展中國家。在減排問題上,各國還需顧及國情。以中國為例,雖然中國為可再生能源投資大國之一,但其幅員之廣、人口之多和地勢所限,其能源轉型需時。加上西方在過去二百年來的工業發展,對氣候變化同具歷史責任,在氣候問題上不應只將矛頭指向發展中國家。

  加強國際之間互相理解和合作,為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重中之重,而這次COP 28承諾會為世界減排帶來「一條務實、問題解決導向的途徑」,但它能否得到突破性的進展,且看下期專欄分解。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