颶風季結束 今年次數多增速快

氣象統計顯示,東岸大西洋與西岸太平洋地區在剛結束的颶風季節共錄得37次颶風,數字高於歷年平均。 今日美國圖片

氣象統計顯示,東岸大西洋與西岸太平洋地區在剛結束的颶風季節,共錄得37次颶風,數字高於歷年平均,其中13次颶風的威力更在短時間內「迅速加強」。專家表示,上述現象與海水暖化有關,而風暴迅速加劇會影響預測結果,也讓政府民間及時應變的難度增加,造成人命傷亡和經濟損失的風險更高,科學界必須研發更精準的預測模型應對。

《紐約時報》報道,太平洋地區的風季每年5月15日開始,大西洋的風季則從6月1日開始,然後都在11月30日結束。過去半年東岸共有20場風暴,其中7場的持續風速達到74哩的颶風級別,又有3場屬於迅速增強的大型颶風。而在西岸,這個風季共有17場風暴,其中10場迅速增強為颶風,8場更是三級以上的強力颶風,每小時風速超過111哩。

根據官方定義,風暴的持續風力若在24小時內提升超過35哩,便屬於「迅速增強」,增幅若超過58哩更屬於「極端迅速增強」。

專家表示,正常情況下每逢出現厄爾尼諾現象,大西洋颶風數目將會減少,但今年風季大西洋海水變暖,抵銷了這方面影響,因此導致風暴頻生。至於海水溫度上升的原因,當中可能受到厄爾尼諾影響,但人為因素導致的氣候變化也不容否認。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學者考辛(James Kossin)形容,海水變暖猶如「搭建了舞台」,讓風暴可以肆虐。

科學家表示,儘管預測颶風的模型推陳出新,例如「颶風分析和預報系統」(HAFS)就可協助預測風暴變化,但結果是否精準牽涉潛在的人命和財產損失,因此業界希望更進一步,加強防範風災的能力。本報訊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