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儘管媒體宣傳與立法打擊對疫後出現的仇亞風氣起到一定遏制作用,但最新調查顯示,約1/3的亞裔和太平洋島民表示,他們在過去一年曾歷過基於種族或族裔的仇視行為,包括受到言語騷擾、誹謗、人身威脅或網路霸凌。
由AAPI Data公司和美聯社-公共事務研究中心NORC進行的最新民意調查發現,15%的亞裔和太平洋島民明確表示,他們相信自己曾是仇恨犯罪的受害者,高達51%的人認為種族主義是個「極度」或「非常嚴重」的問題。
2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過去一年經歷過言語騷擾或攻擊,其中22%的人被帶有種族歧視或仇恨的字眼辱 ;大約1/10的人曾受到人身攻擊或威脅,大約1/3的人在申請工作時經常或有時會因種族或民族身分面對歧視。
調查也顯示,拜登總統在亞裔中的支持率平平,對他有好感的比率為52%。這應當給民主黨發出警訊,不要把亞裔選民的支持視為理所當然。儘管如此,前總統特朗普的表現更加糟糕,高達7成受訪者對他看法負面。
來自台灣、現住紐約長島的湯瑪斯李(Thomas Lee)擔心,特朗普如果連任可能導致歧視和仇恨犯罪增加。湯瑪斯李在2020年大選前從共和黨轉為民主黨,部分原因是他認為特朗普的反亞裔情緒。疫情爆發的第一年,他每次和家人外出時都覺得不安全。雖然他也對拜登的高齡感到不安,但仍然寧願是他而不是特朗普執掌白宮。
許多受訪者對反亞狀況改善並不樂觀。大約一半的受訪者認為,未來5年內,他們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會成為種族歧視的受害者,40%的人認為,他們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有可能成為種族仇恨犯罪的目標。
這項調查於10月10日至20日進行,收集了1178名亞裔及太平洋島民的意見,抽樣誤差率為正負4.2個百分點。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