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色列與哈瑪斯戰爭如火如荼,觸發美國以至全球猶太裔與巴勒斯坦人之間的對抗。這種敵視情況也震撼了美國校園,立場不同的學生在校內舉行集會打對台,但學生們都害怕遭對方肉搜,這種痛苦的分歧是越戰以來不曾出現的狀況。
《三藩市紀事報》訪問了多位學生談對當前局勢的感受。柏克萊加大猶太裔大一生卡蘭(Joseph Kalan)日前看到數百位親巴人示威者在校內廣場抗議,高喊「解放巴勒斯坦」和「解散以色列國」,頓時感到有安全之虞。
廣場的另一邊,支持巴人的研究生巴魯查(Haleema Bahroocha)跟群眾一起高喊「從河到海,巴勒斯坦將會自由」(From the river to the sea, Palestine will be free),這正是卡蘭感到害怕的一句話,也被不少猶太組織視為反猶,而許多捍衛巴人的人形容,這是對抗數十年內壓抑巴人自由的呼籲。
巴魯查參加集會時戴上口罩,她解釋這是因為避免遭肉搜和騷擾,「我們不感到安全」。
在同一座校園內,兩組學生不只在一場激烈衝突中看法不一,爭論中所用的言語也有分歧。雙方都恐懼肢體暴力發生,隨著全州以至全國校園雙方示威者對抗場面越趨頻繁,各所大學都加強安全措施,但學生們說,安全感不是來自身穿防暴裝備的警員。
就讀戴維斯加大(UC Davis)的全州加大學生會會長阿里丁(Celene Aridin)表示,學生希望得到心理治療,專業人士聆聽學生感受。
最近一場學生會議上,雙方學生互相指責,最終警員到場介入。在場的阿里丁說有親巴人學生因此留在會議室,不敢走出樓下。
阿里丁稱,若有學生出席集會未戴口罩,就會遭肉搜和公審,肉搜成為雙方攻擊對方的武器。
她表示,學生會準備要求校董會安排治療師和針對反肉搜的相關訓練,希望校董會發出與加大總校長德雷克(Michael Drake)與校董會主席雷布(Richard Leib)本月9日針對以哈戰爭發出的同類聲明,但她承認「對雙方都有痛苦和折磨」。
加大發言人回應強調,校園安全是德雷克、校董會和各校校長「最關心問題」,校方「已提供受影響學生資源解決心理健康和其他問題,鼓勵有需要學生尋求校內支援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