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英雄廣場將記錄譚阿勇生平

於二戰戰場失蹤了的華裔老兵譚阿勇(Wing O Hom,音譯)的遺體於今年4月被證實確認,時隔近八十年終於今重返故土,並於昨日的追思會後正式長眠於已離世的父母身側。譚阿勇生前所居住的波士頓市退伍軍人服務局(Veteran Services)局長聖地亞哥(Robert Santiago)亦宣布,將為譚阿勇在波士頓英雄廣場(Hero Squares)立名並記錄生平,令世人不忘英雄的奉獻。

根據美國國防部戰俘及失蹤者辦公室(DPAA)資料顯示,譚阿勇所在的第3d步兵師第7步兵團B連於1944年在意大利奇斯泰爾納-迪拉蒂納(Cisterna di Latina)小鎮附近參與了一場激戰,年僅20歲的譚阿勇在戰爭中失蹤。直到1946年,他的遺體方才在距離奇斯泰爾納-迪拉蒂納約3哩遠處的斷橋(Ponte Rotto)處被發現。

因當時他身上並無任何身份證明,因此被轉移到了位於內圖諾(Nettuno)的中央身份識別點。國防部戰俘及失蹤者辦公室稱,譚阿勇失蹤時,其隊伍正在進行「對敵防禦戰鬥」,而德軍則從未見將他作為戰俘上報。加之譚阿勇的遺體被發現時已非完整,因此在當時唯一能確定的,只有他是一名美國軍人。1948年,包括譚阿勇在內的諸多待識別軍人遺骨被埋葬於內圖諾的西西里羅馬美軍公墓。1949年5月,軍方宣布無法尋回譚阿勇。

為向諸如譚阿勇這樣為國奉獻的華裔老兵們尋求應有的榮譽肯定並致敬,同源會自2016年底在全美發起「美國二戰華裔退伍軍人表彰項目」,收集整理全美的華裔老兵資料,以確保每位經過確認的華裔退伍軍人(或近親)都能獲得官方頒發的金質獎章。國會金質獎章由美國國會頒發,與總統自由勳章並列為美國最高的平民榮譽。

在多方努力下,《二戰華裔老兵國會金質獎章法案》於2018年12月在國會獲得通過,並由前總統特朗普正式簽署,認可華裔老兵在二戰中的貢獻。至2021年,全國已有約2萬名經確認的二戰華裔老兵獲得該榮譽。

陳慧華表示,強調二戰、力推「美國二戰華裔退伍軍人表彰項目」的原因在於,這些二戰老兵們曾奉獻與經歷過的歷史應為世人所知曉且不應被遺忘,「他們不顧所受到的歧視而投身於二戰,這麼做只是出於他們的驕傲與愛國之情。」這些應為後人所知曉,亦是為了未來。

作為一名二戰軍人的家屬,在譚阿勇失蹤後的近80年時間裡,譚家人始終未曾放棄尋找親人的步伐。

在向同源會的這一項目遞交了申請、以銘記和不忘親人為國所做貢獻的同時,譚阿勇的侄子譚振強於2019年國殤日在Instagram上貼出了大伯譚阿勇的照片和基本信息,尋求一切可能的線索。

在同源會的協助下,數月之後,來自國防部戰俘及失蹤者辦公室的一名譜係學家聯繫到譚振強,表示有一具無名美軍遺骸或與譚阿勇有關,因此請他提交DNA樣本進行驗證。2021年9月,譚阿勇的遺體被送往位於內布拉斯加州奧福特空軍基地(Offutt Air Force Base)的國防部戰俘及失蹤者辦公室實驗室,經鑒定,於今年4月正式確認了他的身份。如今,譚阿勇的名字被刻在了內圖諾西西里羅馬美軍公墓的失蹤人員墻上,並在他的名字旁插上了一朵玫瑰花,以表明其下落已得以確定。

在11日於華埠舉行的追思會上,譚振強哽咽指出,大伯譚阿勇和家人為躲避戰亂,尋求更好的生活來到美國。

立足美國不久便投身到了二戰中,是戰時2萬名為國而戰的美國華裔軍人之一。令人吃驚的是,這一人數佔當時所有軍人數量的25%,遠高於其他族裔,但華裔軍人卻是所有族裔中被認可表彰人數最少的群體:「他在二戰中的奉獻換來於2020年4月獲得的國會金質獎章。在二戰發生的75年之後。」

在感謝各方為大伯回家給予的幫助的同時,譚振強也希望,藉由這場追思會帶來的不僅是致敬大伯譚阿勇的一生,更能夠為華裔退伍軍人們遲遲未等來的認可邁出更進一步。

譚阿勇生前所居住的波士頓市退伍軍人服務局局長聖地亞哥表示,波士頓英雄廣場將為譚阿勇立名,與此同時還將添加譚阿勇的生平介紹,令後人得以了解這位華裔軍人為國所做的奉獻。

紐約市退伍軍人服務局局長亨頓(James Hendon)致敬並感謝譚阿勇為國家及後人福祉所做的奉獻,承諾將為所有退伍軍人提供一切盡可能的服務與幫助。

紐約華裔美國退伍軍人會主席鄧燦業、州眾議員李榮恩和鄭永佳、國會議員高德曼代表葉玲霞、曼哈頓區長李文代表王依依等出席追思會,向如同譚阿勇一樣的華裔軍人致敬,感恩他們為國所做奉獻,強調了退伍軍人福祉的重要性。

追思會後,譚阿勇被葬在了布碌崙長青墓園,長眠於父母親人身側。▍本報記者孟莎紐約報道  ▍

譚阿勇家人接過表彰。

退伍軍人致敬譚阿勇。

波士頓退伍軍人服務局局長宣布在英雄廣場為譚阿勇立名。

 

陳慧華強調表彰二戰華裔軍人的重要性。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