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疫情前乘上海公幹之便,特登漫步到酒店附近、位於靜安區常德路鄰近靜安寺、建於1936年的常德公寓。當年的繁華商業文化地標,幸好早已入選為第二批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張迷朝聖地。
張愛玲的故居,靜立於新建樓群中,毫無違和感,感覺彷彿有如穿越時空,1939年,二十歲的張愛玲跟母親和姑姑住進了這座充滿藝術建築風格的公寓,陽台上更可以眺望外灘,俯視紅塵。八十年前,張愛玲就是在這座公寓完成並發表了她畢生最重要的幾部文學作品:《沉香屑—第一爐香》、《心經》、《傾城之戀》、《金鎖記》。今天再置身十里洋場,彷彿走進時光隧道,見證中國近代史,別有一番風貌。
張愛玲的足跡亦遍及香港,包括香港大學、淺水灣、加多利山、花墟道、北角、西營盤高街、石板街。
這個黃昏,位於港鐵旺角東站上蓋帝京酒店三樓的「獅房菜」,香港中廚師協會新一屆會長、帝港酒店集團區域中式廚藝總監江肇祺師傅率領中廚團隊,精湛廚藝融合對張愛玲作品中對食的講究與執 、融合創意,成就最新版本「獅房發辦.愛玲宴3.0」,以九道菜式的味道,演繹中國文壇一代傳奇才女張愛玲作品的文采風華與傳奇一生。
華燈初上的黃昏,沉浸在眼前的獅子山風景,結合對張愛玲文學作品的情感,配合深入資料搜集,把張氏作品的意境,重現於美饌,這一個夜,來自港九新界的張迷,品嘗 「愛玲宴」每一道精緻佳餚,在獅子山下再相遇上,分享舌尖上一場平行時空的文學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