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的香港人,越來越長壽,同時長者的失智症,亦越來越普遍。
以往,較罕。以二次大戰後起計,歷劫餘生,老人家六十歲擺「大壽」酒,七十歲常說是「古來稀」。
可是太平盛世已久,像香港,戰後七十多年來,未經戰火/飢荒/政治運動等折騰,加上醫療及通訊發達,只要你平時注重健康,勿糟蹋身子,活到八十餘九十歲,等閒事。
像靚女朋友,母親大人九十多歲,身體條件漸差,自理能力下降,為保障能妥善照顧,入住跑馬地的豪華私家醫院。
護理設備齊全,醫療人員無微不至。姑娘看她和藹可親,常逗她說話解悶,亦可維持日常的溝通能力。
但始終年紀大了,難免昏沉。間中也不知是反應遲緩?沒有反應?還是費事睬你?
卻別以為一定是「老懵懂」。忽然之間可以很精靈。像病房的護士看來探望的家人絡繹不絕,好奇問道:「婆婆,你有幾多個仔女呀?」
母親大人道:「三個仔,三個女。」
護士隨口道:「兩個『好』字,多福氣。」
不料母親坐直身子,糾正她說:「不,三子三女,共六人,應是三個『好』字。」
護士給嚇一跳,連忙道歉。因為剛才疏忽了,像 BB般,跟老人家說話,旨在逗趣,沒想到她的反應如此敏捷,而且準確。
為甚麼一提到子女,母親的腦筋,比年輕護士更清醒?因為她的一生功業、全副精神,完全投放在子女身上。
其他,勿論。種瓜得瓜,在戰後香港,緊絀的生活環境下,她竟然有本事,湊大三子三女。過程中,六個小朋友沒穿沒爛,一律學業事業有成,簡直是管理學奇才。
不愧得三個「好」字,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