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緣燒烤半緣君——華府河南同鄉會金秋燒烤側記

大華府河南同鄉會金秋燒烤活動於9月17日在石頭城(Rockville) 的需木公園(need wood park) 如期舉行。四十幾位舊雨新知互訴鄉情,享受著戶外燒烤的野趣及自制的特色小吃,觀賞文藝和武術表演,緩解了鄉愁,度過了幸福快樂的一天。

此次的燒烤活動可謂一波三折。本來陽光明媚的日子,颶風李卻偏偏想來湊熱鬧。為了搶在大雨前,組織者臨時決定將燒烤活動提前至上午十點而且換至有亭子的地方。不料,颶風李不甘成為棄婦,哭得一臉梨花帶雨地也提前到場。素來對水有著豐富經驗的河南人,豈能讓大雨澆滅心中濃濃的鄉情。既使移居海外,仍帶有幾分大禹治水的基因。於是,大家冒雨赴會。善解人意的楊博雅,憑借高挑的身材, 撐著雨傘、做著手勢,站在停車場入口處為老鄉們指路,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大家路過時,紛紛在車內透過車窗用會心的一笑,投出了「河南最美女交警」的選票,

從十點開始,雨就不停地下。為了升火,只好撐起雨傘遮蓋。好不容易升起火,仍需撐著雨傘燒烤。聽著穿林打葉的雨聲,聞著燒烤的香味,有人戲謔道:天上大雨澆,地上炭火燒。若非錫紙蓋,騰起一白妖。亭外雨聲時大時小,亭內交談有高有低。雖然亭子八面透風,但大家都把自己當成了《夜雨寄北》中的李商隱。洛陽人一見面,玉壺冰心全開。開封人相見,便要「問君能有幾多愁。」鄭州人交談,自然少不了世界最大的醫院、鄭大附一院。信陽小夥付盛則廣拜門庭,面試可能的月老。對身處異國他鄉的人來說,鄉音就是知音。對於年長的人來說,鄉音就是最好的保健品。

待一切就緒後,會長雷俊毅致詞。他首先感謝老鄉們撥冗赴會,並向大家介紹了新近當選的現任領導班子成員:副會長白任奎和張暘,財務張樂,以及文書葉磊。燒烤自然離不開美食,除了主打食材烤豬排、香腸、和雞腿外,大家還帶來了不少自制的特色小吃。不僅展示了自己精湛廚藝,也讓大家在舌尖上跳動起來。葉磊的炸糖糕,老會長李平均及太太陳明華的涼粉,白任奎的烤年糕,張樂的涼皮兒,都讓大家感嘆道:沒想到在這里吃到了中餐館里都吃不到的家鄉味。此外,張麗制作的精致而又美味的小月餅,在還沒有正式開張之前就被「有識之士」捷足先登了。張暘自制的pasta,既增添了異域風味,又豐富了食物。壽馬鐵帶來的雙黃蓮蓉月餅,更為燒烤注入了中秋情愫。此時的老天,看到鬥不過這群馭水有術的河南人,也就偃旗息鼓、風停雨歇了。

人生在世,三大追求:物質、文化、精神。飽賞美食後,自然是文化享受。來自中華文化起源地的中原人,自然不甘人後。於是,張暘的太極功夫學院小學員們上演了中華武術。四名七至十一歲的孩子們無論在武術的基本招式,還是在刀、劍、棍的單相表演上,展示了良好的訓練和功底。那一招一式、一騰一躍,像是在重現電影《少林寺》中的練武場面。從這些孩子的精神勁,可以看出武術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增強熟能生巧的自信,對外界反應的靈動,以及勇於挑戰的精神。

文與舞向來是攣生兄妹,武戲謝幕文戲登場。首先由宋征帆獻上一首《望月》,她那深情委婉的歌聲,讓大家疑惑「不知秋思落誰家」。雷俊毅演唱的《遊牧時光》,則讓大家舒緩放松。其後是華府京劇名角車欣演唱的現代京劇《紅燈記》中的片段「打魚的人經得起狂風巨浪」。那一板一眼、行腔吐字,儼然專業範。她還拉上王蘇娜、雷俊毅臨時湊戲,表演京劇《沙家浜》智鬥的經典唱段。雖然生疏有加,但表演者的認真勁兒也贏得了大家的喝彩。唱的好聽,也要舞的好看。愛好舞蹈的陳明華表演了一段美妙的《我的九寨》,那一招一式把這個慢板的藏族舞蹈表現得相當到位。她還乘興帶領大家跳起了廣場舞,引得路過的老外們不住地回頭觀賞。

歡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不知不覺已近下午兩點。雖然有些人已因故先行離去,但大家仍興致滿滿地合影留念。燒烤活動結束了,但這個難忘而快樂的聚會則會讓人回味綿長。雷會長詩性勃發,為此寫就一首絕句。中秋臨近思愈盛,更待月圓驅霧雲。破雨前來需木處,半緣燒烤半緣君。本報華盛頓訊

大華府河南同鄉會舉辦金秋燒烤活動。

美東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