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網友日前發視頻稱,一名癌症旅客在中國的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辦理值機時,被拒絕登機。現場視頻顯示,在U2205次航班的登機口處,一名頭戴黑色鴨舌帽的老人坐在輪椅上,身穿白色短袖的男子和老太太坐在地上。男子稱「承諾書籤了,醫院證明也寫了,我還帶了護理工,你不讓我走」。
成都航空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經核實,該名旅客是癌症晚期的患者,公司有明確規定,針對此類患者不予承運,防止旅客在飛行途中身體不適。該規定在官網運輸總條件\xf9埵酗膝隉C如果是早期或者中期的癌症患者,沒有絕對限制旅客乘機。」
根據成都航空相關規定,有11類患有疾病的旅客,除非經成都航空同意進行特別安排外,不予承運,這其中就包括晚期癌症。實際上,其他航空公司也有類似規定。
出現這樣的規定,是因為很多旅客的確不適合乘坐飛機。飛機機艙雖然有加壓,但氣壓還是有變化。很多人都曾發現,原本在飛機上的塑膠瓶,下飛機後變扁了,這就是因為氣壓變化。此外,還有加速度、顛簸等因素。
所以,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嚴重貧血、耳鼻疾病,以及剛做過手術的,都不宜乘坐飛機,壓力變化可能會導致身體出現緊急狀況。
旅客在途中身體發生嚴重不適,對航空公司來說,也要承擔很高的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視頻中的旅客表示簽了承諾書。承諾書的內容,大致可以猜測,應是自己負責之類。但是,這類承諾很可能在法律上是無效的,航空公司還是要承擔責任。而且,旅客在飛行途中發生意外,航空公司若不管不顧,企業形象上也會蒙受重大損失。
而如果航空公司破例運送,的確會成為人性化服務的佳話,獲得讚譽。但卻不能輕易地說,「贏得了讚譽,相當於做了廣告,很划算」這類輕飄飄的話。假設某家航空公司這麼做了,贏得了形象,開了頭,正常的機艙服務可能會被搶救打斷。飛機頻繁返航,健康乘客避開,這肯定是航空公司不願意看到,也無法承受的。
具體到此次事件而言,航空公司其實並非歧視、漠視癌症患者,這是一個出於患者安全、其他旅客權益以及自身利益考量做出的決定。從商業上講,這無可厚非,但對旅客來說,可能很不人性化。
航空公司如何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提高服務水準和人文關懷,是一個長期問題。
▍劉遠舉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