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蘭鬼節餓鬼巡華埠鬼佬叫過癮

華埠鬼節吸引了上千人圍觀。記者黃偉江攝

政要及社區領袖們紛紛與鬼王合影。記者黃偉江攝

餓鬼公然在士德頓街出行。記者黃偉江攝

本報記者黃偉江三藩市報道

適逢中元節(盂蘭節),從未因為一隻來自中國傳說中的餓鬼,而讓三藩市華埠出現現象級的火爆。昨天下午4時,上千名來自不同社區、不同族裔、不同文化背景的遊客、市民,雲集在三藩市中央地鐵華埠-白蘭站旁,圍觀妙蓮仙館從香港請來的14呎高「大士王」(俗稱:鬼王)、爭先恐後與鬼王合影。

活動主辦方中華文化中心行政主任梁凱欣表示,中元節是一年中精神界限最為模糊的時刻,這是我們社區的文化傳統,像許多其他社區的文化傳統一樣。

這是一臺文化盛宴,來自華埠、香港、原住民社區、薩摩亞社區、拉美裔社區的合作夥伴攜手合作,跨越世代,讓文化交融。她歡迎大家嘗試從不同的空間來到三藩市,進入華埠,盡情享受音樂,然後安然返回家中。

這次活動,得到加州參議員威善高、加州自然資源局、三藩市經濟與經濟勞動力發展辦公室資金支持,讓活動大獲成功。

市參事會主席佩斯金表示,思考鬼魂並紀念我們的祖先,這是一個重溫華埠經歷的機會。這段歷史,始於鐵路華工、1906年大地震後被社區隔離,當時政客試圖把華埠遷移到其他社區。

當源自澳洲船隻發生的黑死病流行歸咎於華埠並稱為中國瘟疫,再到三年前的新冠病毒,一路走來,華埠體現出一種韌性,他要向這份不屈不撓的精神致敬,向置身於社區並一直在努力的每個人致敬。

市參事陳詩敏與大家一起為祖先默哀一分鐘。她說,幾乎所有文化都有鬼節,因為這是生者與死者相互間聯繫的紐帶。當我們思考我們的家庭來自哪裡、我們的根源在哪裡時,是不可迴避的問題。

很高興看到如此多的面孔和多元化的社區聚集在華埠。她說,餓鬼節讓我們餵養我們的靈魂、我們的精神。華埠亦有各種美食,滿足我們的腸胃。

「這是最酷的幽靈遊戲,令人驚歎難忘的文化體驗。」市參事孟達文(Rafael Mandelman)表示,中華文化中心舉辦的每一次活動,都融合三藩市多樣性的元素,文化交互構成並讓三藩市變得強大。

鬼王出巡,先是熱情奔放的拉美熱舞、隨後是三隻由少女打扮的餓鬼、黑白無常及大型鍾馗面具、花園角健身廣場舞、撒米灑聖水等儀式。大士王出巡是節目的高潮。

遊行隊伍從華埠-白蘭站出發,經士德頓街、華盛頓街、天后廟街、企李街,最後抵達花園角廣場,沿途受到遊客、市民的歡迎。

活動主辦方在花園角搭建主舞臺,不同族裔的文化表演贏得的掌聲不絕於耳;花炮成為打卡熱點;原住民教授手工摺紙花的技巧;拉美文化攤位上的鬼臉譜充滿奇異的歡樂。

華埠鬼節一系列的活動,延續到晚上9時。華埠訪客中心顧問陳煐傑表示,只要活動有特色,加上持續、有效、高質的推廣,華埠得天獨厚的文化與歷史沉澱,還有各種美食加持,不愁不火爆。《星島日報》、星電視、華埠訪客中心作為華埠鬼節的媒體贊助。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