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疫後經濟復甦 貧富差距有增無減

疫情後灣區經濟恢復不均衡。本報資料圖/記者徐明月攝

灣區城市新聞社電

隨著灣區經濟從疫情的嚴重影響中逐漸復蘇,最近的數據顯示,許多低收入家庭和有色人種社區被拋在了後面。

在1月份的一份基於「灣區復蘇追蹤器」線上工具分析數據的報告中,Bay Area Equity Atlas發現,儘管能看到一些有前景的經濟收益成長,但還是有不少社區仍面臨困境。

該報告的作者Simone Robbennolt說,「我們一直發現,低收入成年人和有色人種社區一直在努力掙扎以支付他們的日常開支。」

該報告發現,灣區60%的低收入成年人(家庭年收入低於5萬元的人)和近一半的有色人種成年人仍表示,在支付日常開支方面存在一定或非常困難的情況,相比之下,白人和高收入人群的這一比例分別為21%和22%。

這份報告的共同製作方「Policy Link」的負責人Robbennolt說到「這些困難包括從購買食品雜貨到支付房租和水電費,或者只是維持每月的信用卡付款,所以我們一直看到這個數字沒有真正變化,我們看到一些指標幾乎停滯不前。我們希望在三、四年後能看到明顯的進展。」

在這種環境下,儘管人們對通貨膨脹、利率上升和科技部門的裁員感到擔憂,但許多經濟指標仍然顯示出一些希望。例如,美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全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估計比前一季度增長3.2%,第四季度增長2.7%。

但是到2022年10月,根據人口普查局的《家庭脈搏調查》(Household Pulse Survey)的數據顯示,灣區26%的有色人種報告說由於失業或減少工作時間或工資而失去了收入,而只有8%的白人報告說有類似的收入損失。

Robbennolt說到,「經歷就業收入損失的低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之間的差距正在擴大。」他介紹到,在疫情初期,這兩個群體之間大約有8個百分點的差距,但至今已增加三倍,現在的差距是23個百分點。」這似乎表明,儘管較高收入的白人正在從新冠最嚴重的衰退中穩步恢復,但較低收入的有色人種正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

報告指出,灣區長期以來存在著「收入不平等的明顯差異」,從1980年到2019年,極高工資收入者的收入增長了69%,高工資工人的收入增長了53%,中等收入者的收入增長了17%,而低工資者的收入實際上下降了2%,極低工資者的收入下降了9%。

來自硅谷組織「Working Partnerships USA」的經濟和勞動力政策主任Louise Auerhahn說到,「這場大流行病在很多方面暴露了很多現有的不平等現象,並使很多不平等現象變得更糟。」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