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探伊戰始末 理解戰與和真義

今年三月底,距離第二次伊拉克戰爭爆發屆滿二十周年。這場長年的戰事在中東地區乃至參戰國留下傷痕仍未癒合,引發的爭議也還未劃下句點,如何解讀當年不同的因素,或許能有不同的理解及收獲。

二十年前的三月,以美國為首的聯軍進入伊拉克的理由,主要是聲稱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美國及其盟友構成威脅。此外,一些美國官員還指稱侯賽因包庇和支持蓋達組織,組織針對美國的九一一事件。儘管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從未查獲,但到今天,仍然有許多人為美國的出兵辯護,聲稱當年伊拉克在侯賽因的叛軍下民不聊生,而且美軍後來也幫助伊國平定伊斯蘭國武力的入侵。

然而,許多人認為這種說法是倒果為因。何況聯合國安理會未授權任何一方使用武力,秘書長安南更譴責美國違反了《聯合國憲章》及國際法。在美國內外還有一些人認為布殊政府發動戰爭的真正理由是為了控制伊拉克的自然資源及石油,這個說法始終為主戰派所否認。

儘管這場戰爭仍各有支持者,但戰爭沒有贏家。從美國揮軍進伊拉克到撤軍有八年多,在過去二十年中,美國在伊拉克花費了大約兩萬億美元,這個數字還不足以概括這場戰爭造成兩國的所有損失。根據布朗大學的戰爭成本研究項目,大約有八千五百名美國軍人和合同工喪生。在這場戰爭以及隨後八年的美國佔領中,數十萬伊拉克平民喪生。這些數字,遠高於目前俄烏衝突中平民喪生的人數。而這些悲劇背後是一個個家庭的破碎,他們的人生也再也無法回到從前。

根據二○○七年一月英國國家廣播公司對二十五個國家超過兩萬六千人的民意調查,全球七成三的人不贊成這場戰爭。美國的行為令其在中東地區的印象也大受衝擊,根據阿拉伯美國研究所進行的民意調查,中東多國民眾對美國的負面觀點從七成到九成不等。說明美軍的行動並非沒有後果。值得注意的是,當年美國情報單位的搜集、分析,再加上層層官僚體制不同的解讀導致研判失準,未來會否重蹈覆轍,恐怕沒有人知道。

世事如棋局局新。海灣戰爭走過二十年,世界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中東各國對自身前途及對局勢變化的看法,也有所不同。即使沙國和伊朗這對中東地區的宿敵,通過有關斡旋也可握手言和,雙方同意恢復外交關係;敘利亞總統巴沙爾夫婦十九日也前往阿聯酋阿布扎比正式訪問,使得不少國家對戰火連年的中東未來重燃希望。

戰爭與和平對政治人物來說,彈指間能決定,卻是平民百姓死生之大事,更與一國的長期國力息息相關。如何以和為貴,提升人類共同福祉,相信重新探究伊戰始末,足夠給人帶來啟示。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