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障礙造成隔閡 醫療系統危害尤深

東華醫院提供的中文服務成為長者不願搬離華埠的原因。本報資料圖

語言障礙在非英語社群中是普遍的,但對於逾88,000名亞裔居民僅說有限英語,逾75%亞裔學生在家說粵語的三藩市來說,醫療系統缺乏粵語醫護人員恐造成廣泛影響。對長者影響更甚,受傷無法尋求治療,疫情造成的心理影響亦無法得到幫助,使病情加劇。

《三藩市紀事報》採訪了71歲華裔老婦Mei-wa Yeung(音譯︰楊美華)。儘管她經常抱怨三藩市華埠的環境,但東華醫院距離住所僅一個街區就成為楊婆婆不想搬走的原因。

楊婆婆疫情期間搬往與女兒居住照顧孫子時不慎遭熱水燙傷。但由於不想到醫院,也沒人載她回華埠,她一直拖到傷口受感染,才迫不得已跑到三藩市總醫院求助。但院內沒人說粵語能與她溝通,她待在醫院裡一小時後因為尷尬而坐巴士離去。

儘管亞裔佔逾三分之一人口的三藩市努力消除尋求心理健康保健的恥辱感,但一直嘗試安排心理輔導協助單語亞太裔長者的華協中心社區發起人陳詩欣(Jennifer Chan)直言,教育和鼓勵相當重要,「但當保健系統跟你玩捉迷藏時就不會足夠」。根據三藩市語言多元數據,逾11萬名亞太裔的英語有限,當中八成是華裔。洛杉磯加大健康政策研究中心一份問卷顯示,三分之一亞裔報告因有限語言技能難以取得保健和心理健康服務,而在華裔類別中,數字在兩項服務中更高出一倍。

該問卷又指,加州單語亞裔居民疫情期間難以得到保健,即使他們的自殺念頭增加、對槍暴的恐懼感上升和較易遭仇恨傷害。楊婆婆形容,離開華埠住所的八個月感到痛苦又孤立,但被問到有否考慮尋求專業人士幫助時,她直言向無論如何都不會理解她的陌生人解釋詳情會尷尬。

任職華協13年的陳詩欣積極安排單語長者與心理健康專業人員聯繫,嘗試克服亞太裔對尋求協助是無能的負面印象。但她遇上不少困難,例如有輔導組織欠缺粵語人手或不受理情況嚴重的個案,也有輔導過程不愉快的長者告訴她他們不想再去,令陳詩欣感到沮喪。

三藩市過去數年致力改善語言問題,例如市府出資由七個社區組織組成的「語言訪問網絡」(LAN)和2001年通過要求市府提供翻譯服務的《語言服務法》(Language Access Ordinance)。民間也有人積極捍衛粵語,例如2021年三藩市市大欲裁減粵語課程,直至市大有學生發起「守護粵語」行動,成功爭取粵語證書和全國首創粵語課程能轉移至加大系統,校方亦會開始分開追蹤粵語和國語的資料。本報訊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