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岸23條擱淺鯨屍 疑與船隻撞擊有關

近月鯨魚屍體沖上岸的個案急升,引起專家擔憂。 Andrew Seng/紐約時報

東岸地區自去年12月以來,先後有23條鯨魚屍體沖上岸,紐約和新州之間的航道更佔其中13條,當中大部分都是座頭鯨,死因也可能與船隻撞擊有關。

《紐約時報》報道,單計2月僅7天之內,維珍尼亞州有極度瀕危的「北大西洋露脊鯨」沖上岸,之後有座頭鯨漂浮在新州的海灘,接著是小鬚鯨登陸紐約市洛克威半島。如果以去年12月以來計算,數目更多達23條。

雖然鯨魚屍體數目少於前幾年,但死亡速度之快仍然引起科學家擔憂。到了2月27日晚上,海岸巡防隊又在安布羅斯(Ambrose)航道以南位置,發現再有座頭鯨漂浮,是紐約和新州之間發現的第13條鯨魚屍體。2月17日發現的小鬚鯨屍體,身體側面更有很深的螺旋槳傷口。

自1985年開始禁止商業捕鯨後,座頭鯨的數目明顯回升,但隨著氣候變化和海洋變暖,鯨魚正在遷徙和游往全新地點覓食,但這些地點通常更靠近海岸。

民眾疫情期間的網購習慣,不但推動貨運數量激增,而且使紐約和新州之間,成為去年全美最繁忙的港口,不少商品都裝在更大型的貨船上,有些貨船也要改變航線,以緩解去年供應鏈混亂的問題。結果,貨船的航行路線,剛好與眾多鯨魚重疊。

鯨魚研究組織Gotham Whale執行總監西斯韋達(Paul Sieswerda)表示,當鯨魚在這些海峽遊弋,人們只能祝福不要發生碰撞。本報訊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