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許多國家的年度代表字選出「戰」字,俄烏這場戰事粉碎了歐洲三十年的和平,陰影籠罩全年,凸顯出牽動全球的政治格局及經濟供應鏈引發的危機。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被美國時代周刊選為年度風雲人物。相對來說,曾經是二○○七年時代周刊的年度風雲人物的俄羅斯總統普京,代表的是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試圖恢復昔日光榮的勢力。德國前總理默克爾最近打破沉默,透露去年夏季在卸任前曾前往俄國勸普京慎重,只是未能說動克宮的領導,也因此當戰事發生之後,她不覺得意外。至今嚴冬暫時凍結住惡戰,俄羅斯按兵不動,普京則認為:北約不遵守明斯克協定,七次東擴,已抵俄邊境。至於普京在明春會發動怎樣的攻勢,全球矚目。
二○二二年芯片業的競爭如同全球化與逆全球化拔河的縮影。全球芯片危機並未緩解,反而在美國高舉國家安全旗幟下更為壁壘分明。美國芯片未來將蓋九座芯片廠,自製率可望提高,並且吸納周邊生態體系,被認為是製造業重返美國。然而也有人認為,這種「高築\xf9晼A廣積糧」的主張,打破了全球分工的體系,許多國家或地區、企業被迫在不同陣營選邊站隊,廣受關注。
二○二二年對英國來說,伊利沙伯女王去世是英聯邦一個時代的結束,也代表查爾斯三世國王登基時代的來臨。隨著哈里王子和妻子梅根紀錄片在串流媒體問世,也將英國王室的裂痕攤在陽光下。儘管王室與荷里活均是名流圈,也均受是受人矚目的焦點;不同的是,荷里活的作用是娛樂,王室代表的是英聯邦的精神象徵。王室是淪於八卦還是能與民同在,繫於其份子的一念之間。
如果從太空俯瞰地球,也有一體兩面。美國太空總署的韋伯望遠鏡十月拍攝回傳了星光熠熠的創世之柱肖像,距離地球六千五百光年遠的巨大鷹狀星雲內,讓人驚歎宇宙的浩瀚與人類的渺小;相對來說,中國位於戈壁灘的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十一月底神舟十五號發射升空,並將三名太空人送往太空站,開始長期在軌駐留。據紐約時報報道,「中國載人航天成就,加上近些年對月球和火星的太空探索,進一步證明了中國正在穩步進行一場太空馬拉松,而不是與美國進行正面交鋒的太空競賽。」其實,如果跳脫地緣政治,太空發展的空間與時間更不受限制,更能容得下智慧的激盪。
在「戰」的一年之後,「和」何時降臨?回眸過去,是要知道自己從何而來,藉以流傳後人;探索未知,是為了要知道自己往哪\xf9堥哄A應運而興,待時而動。在地球公轉一年之後,留下歷史痕跡,宇宙萬有生滅如同「種甚麼因,得甚麼果」。無論是戰爭、經濟、王權傳承,不同糾葛都有後續的影響,然而有能力的大國,眼光應不止停留於當下,也望向未來,共謀人類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