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4年前當紐約市的最低工資首次達到15元時,帶領紐約處於全國快餐業及其他低薪行業的最前沿。但最近幾個月,隨著房租及生活成本飆升,包括華盛頓、洛杉磯和丹佛在內愈來愈多城市,最低工資已經一躍超越紐市。
據《紐約時報》報道,與其他大城市不同的是,紐約市沒有把最低工資與通貨膨脹率掛鉤,導致最低工資的工人實際收入在通脹之下穩步趨降。
根據新校(New School)的紐約市事務中心經濟和財政政策主任帕羅特指出,自從紐約於2018年底把大多數工人的最低工資提高到每小時15元以來,該工資的購買力至今下降了約15%。他指出,最低時薪的購買能力實際上已經倒退了4年,即回到了每小時13元的時代。
奧本尼民主黨人正試圖改變州法,根據通貨膨脹調整最低工資水平,但至今仍未能克服來自商業團體的反對。
帕羅特表示,如果紐約州不盡快採取行動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隨著生活成本的持續上漲,紐約市很可能會進一步落後於其他城市,「各地的租金漲幅遠高於收入漲幅,這將對那些未提高最低工資的地方增添壓力。」在針對通貨膨脹進行調整的城市,最低工資正在快速上漲。於今年7月,華盛頓的最低工資上漲了90美分,達到每小時16.1元。於今年1月,西雅圖和丹佛按當地通脹率把最低工資提高1.42元,分別達18.69元及17.29元。在洛杉磯,7月的最低工資也增加了超過1元,達到每小時16.04元。
從事客房服務的布碌崙2子之母加西亞表示,15元最低工資已不滿購買年幼兒子渴望的雞胸肉和餅乾,她正在考慮朋友的建議,搬到全國其他更好薪酬的地方。她指出,有從事類似工作的朋友在西雅圖打工,時薪達到25元。
數年前大力爭取15元最低時薪的組織「National Employment Law Project」政策主任桑恩說,「40年來最高的通貨膨脹,導致紐約的最低工資遠遠落後。」
但與此同時,紐約州商業委員會(Business Council of New York State)副主席波卡爾斯基警告,僱主的成本也正在上升,任何加幅也將適得其反,尤其是正從疫情打擊緩慢恢復的酒店等行業。
他補充說,許多低薪工作已經被機器取代,進一步加薪將刺激更多的自動化,代價將是就業崗位減少。
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