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歌在日前的二季度財報發布會上宣布,司法部已批准了谷歌54億美元對網絡安全公司Mandiant的收購案,這是谷歌史上第二大收購案,僅次於2011年以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手機部門Mobility。有分析認為,收購案或幫助谷歌雲擺脫尷尬處境。
谷歌管理層預計於年底徹底完成這筆交易,屆時Mandiant將被納入谷歌雲業務的安全組合中。界面新聞報道,收購的消息最早於今年3月8日放出,當時雙方聯合宣布,谷歌將以54億美元收購Mandiant,每股23美元,這一收購價格比兩周前Mandiant的平均股價高出57%,處於市場對Mandiant估值的中位。
谷歌目前現金儲備和短期投資總和接近1700億美元,54億美元的收購價對谷歌來說如九牛一毛,且Mandiant此前一直虧蝕,帶來的直接效益也不為谷歌所看重,那這筆收購如何為谷歌雲帶來技術和商業的雙重價值?
谷歌雲一直被視為谷歌的第二增長曲線,該部門前負責人Diane Greene曾於2017年提出了一個宏願:要於2022年7月31日超越雲計算市場的領頭羊AWS雲。但截至目前該目標不僅沒有實現,Diane Greene也於2018年離職。
時至今日,谷歌雲仍處於行業第三,翻身跡象微弱,某種程度上還存在著會被亞馬遜和微軟聯手邊緣化的風險。根據Synergy的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AWS擁有34%的全球雲基礎設施市場份額,比微軟和谷歌的市場份額總和還要多。
但谷歌雲一直在傾力追趕,即使今年北美雲廠商資本支出集體放緩。二季度,谷歌雲的營收增速達到36%,超過了AWS的33%,僅次於微軟Azure的40%。其在雲資本的支出方面增速也超過了兩個競爭對手,二季度同比增長24.2%,微軟的同比增速只有6.5%,AWS是8.6% 。
有分析指出,從客戶結構看,谷歌雲的一大優勢是在美國TO G市場上的表現相當不錯,擁有美國國際開發署、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和美國農業部等客戶,與AWS表現接近,也沒有被深耕政府市場的微軟拉開太遠,但最大的劣勢則在於入場時間太晚。
此次收購Mandiant有助於谷歌雲進一步撬動美國G端市場。Mandiant自身業務具有鮮明的美國軍方背景,其創始人凱文.曼迪亞來自美國國防部,許多僱員也來自美國情報界。Mandiant 2013年被頂級網安公司FireEye以10億美金收購後,對TO G市場的滲透更加深入。由於FireEye創立後主要提供用於應對高級網絡威脅的防護服務,美國曾要求政府機構和大型軍工集團部署FireEye的產品。
2021年,出於業績考慮,FireEye以12億美元將其產品業務出售給STG,後公司更名為Mandiant,成為專注於網絡事故應對和網絡安全測試的上市公司。而谷歌將Mandiant收入囊中,今後或能為其帶來豐富的美國政府訂單。有分析指出,政府和國防領域已成為微軟Azure和AWS競爭最激烈的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