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冠疫情影響下,許多Z世代剛剛投身職場,便體驗到長期遙距工作的滋味,接近兩年來從未親身返回辦公室,也沒有機會與同事面對面工作。有專家憂慮,現象將長遠影響這些年青人未來的人際關係和事業發展。
《華爾街日報》報道,疫情肆虐兩年至今,居家工作已經成為常態,甚至可能是未來的大勢所趨,對此1997年之後出生的Z世代,雖在網絡技能方面能夠適應,但也不無憂慮。
調查發現,這些年青僱員容易感到無所適從,畢竟本身工作和社會經驗較少,無法在辦公室實地上班後,一旦遇到問題未必能向資深同事請教,也無法與上司、客戶接觸,部分人也無法跟上工作節奏,又或者沒有機會學習與他人共處,長遠而言,不利於培養人際相處的技巧,也不能建立人脈網絡。
以22歲的華裔錢香儂(Shannon Chin,音譯)為例,她表示自己遙距工作近1年半以來,從未與任何同事見過面,即使舉行網絡會議時,大家都會關掉電腦的攝像鏡頭,所以她根本不知道同事之間長什麼樣子。另1名21歲畢業生穆尼漢姆(Elizabeth Mooneyham)則說,遙距工作令她感到孤單和孤立,至今不能和同事建立關係。
根據人口統計局資料,到了2030年,Z世代在勞動人口的比例將佔1/3,換言之這代年輕人開展事業不順的話,對國家未來的職場面貌也有深遠影響。對此加州州立大學的客席教授桑托爾西崎(Santor Nishizaki)表示,在家工作容易讓人感到孤獨和焦慮,對於年青人的影響更為明顯,因為他們成長時已經接觸網絡,是人際互動最少的群體。
克拉克大學(Clark University)的心理學教授阿奈特(Jeffrey Arnett)則說,僱員在辦公室環境工作會自然而然會與同事建立關係,建立友誼之後更能獲得指導。人力資源管理學會的負責人泰勒(Johnny C. Taylor Jr.)表示,年輕人習慣在家工作後,不僅與同事之間的關係會受到影響,還會錯失結交朋友、尋找未來事業夥伴的機會。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