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邦法官裁決,拜登政府不得根據公共健康令驅逐在美墨邊境被捕的偷渡家庭,這對白宮是一個重大挫敗。
綜合CNN和《國會山報》(The Hill)報道,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地區法官蘇利文(Emmet Sullivan)表示,裁決14天後生效,政府屆時將不得立即驅逐在邊境被捕的無證客,而是要審理他們的庇護申請。
他承認自己的裁決將迫使政府做出艱難決定,但認為在處理這些無證客的申請過程中,通過檢測、接種疫苗等措施,可以顯著減緩新冠病毒傳播,並指政府在處理無人陪伴兒童的案件中,曾成功運用這些方法減少了風險。
去年新冠疫情爆發後,特朗普政府根據被稱為「42條款」(Title 42)的授權,開始在邊境實行公共健康令,迅速驅逐被捕無證家庭。但移民維權團體、律師和衛生專家批評這一政策不是基於公衛原因,並且將偷渡客置於危險的境地。
拜登上台後沿用這一規定。規定自實行以來,逾95.8萬名偷渡客已在南部邊境被迅速驅逐,但自今春起,因各種原因被驅逐者已有所減少,7月份驅逐了9.3萬人,8月份驅逐了約1.6萬人,超過7萬個無證家庭獲准入境。
移民維權團體批評拜登政府的做法,稱這項政策違背了美國歡迎尋求庇護者的傳統。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等倡議團體一起提出了集體訴訟。
連月來,拜登政府官員一直為「42條款」辯護。移民海關執法局(ICE)代理局長約翰遜(Tae Johnson)在今年5月時曾表示,他們擔心取消「42條款」後將會給移民體系帶來更大壓力,稱有關政策對邊境設施保持社交距離至關重要。
政府8月初延續公共健康令,令預期7月底這項政策將結束的支持無證客團體不滿,和政府的緊張關係開始激化。判決宣布後,他們表示歡迎,稱「42條款」是基於仇外而制定的非法、不道德政策,不是根據科學,法庭裁決清楚表明用有害手法驅逐脆弱的偷渡家庭站不住腳。
裁決對拜登政府的移民政策是法律上的最新挫敗,最高法院在8月拒絕了拜登政府希望停止下級法院要求恢復特朗普時代無證客須留在墨西哥等待審理的請求,這項被稱為「留墨候審」的規定在拜登上台後立即被喊停,並在幾個月後正式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