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樹鑫)
最近,世界不同地方同時出現了KAWS:HOLIDAY的巨型雕塑——阿布扎比有,三藩市也有。朋友問我:「KAWS:HOLIDAY做了那麼多年,還能做些甚麼新的?」
其實KAWS:HOLIDAY從2018年開始走到世界各地,每一站都不是「複製貼上」。每個城市有自己的歷史、文化、節奏與空間特質,作品要站在那\xf9堙A就必須「講得通」。我們從來不是把一件雕塑運到新地方,而是先問自己:這件作品來到這\xf9埵閉繴N義?它能和這座城市交流嗎?如果一件雕塑放在那\xf9媗\xfd人覺得格格不入,就算外表再漂亮,也沒有人會想靠近。反之,如果當地人願意停下來看看、走近,甚至願意和它合照、分享,那代表作品真正融入了這個地方。這比單純「好看」重要得多。
外界看來,KAWS:HOLIDAY似乎已經很「成熟」,但其實每一站都是重新開始。從選址、技術評估、安全、運輸,到與政府部門和合作夥伴協調,每次都像重做一份新的功課。巨型雕塑看似輕鬆地「放在那\xf9堙v,但要讓它安全呈現,背後是整個團隊日以繼夜的測試、修改與溝通。
這些年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公共藝術能讓一個地方重新「被看見」。很多城市都在推動市民回到公共空間,而一件巨型雕塑帶來的,不只是打卡或曝光,而是暫時改變城市節奏,讓人們會抬頭、會停下、會好奇、會交流。
KAWS:HOLIDAY的下一步是甚麼?其實答案一直很清晰——把它帶到更多世界角落,讓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都能在公共空間與藝術相遇。這不是「把雕塑運到更多城市」那麼簡單,而是希望透過藝術,讓人們重新感受自己生活的地方,甚至改變他們看世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