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立法會選舉投票日不足兩星期,不少企業、食肆、零售商店已提供折扣優惠,呼籲市民投票。據悉,政府最快今日下午亦會公布一系列優惠措施,以鼓勵市民留港投票,而且毋須出示「心意謝卡」。
康文署部分設施免費、景點門票優惠
立法會選舉12月7日投票,消息指,政府聯同多個景點及機構,在12月6及7日提供優惠,包括康文署部分設施免費開放、景點門票優惠等。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提供的優惠採取寬鬆安排,兩日優惠活動毋須出示「心意謝卡」,即不用驗證是否已投票。





政府中人指,港人每逢周末或假期都熱衷外遊,政府在投票日前一天和當天推出優惠,有助鼓勵市民留港,並參與投票。對於為何不針對性地向已投票者提供優惠,該人解釋今次優惠涵蓋兩日,市民投票前已可享用,但投票前無法出示「心意謝卡」,故採用寬鬆方式,便利市民投票前後靈活地享受優惠;另一方面,措施目的是向選民提供誘因,希望他們在歡樂氣氛中提升投票意欲,讓政治冷感或仍在猶豫的市民,下定決心投票。
上屆立選,九巴、城巴、電車公司等提供免費乘車優惠,但前年區選已不復再。政府中人指,免費乘車優惠效果成疑,因選民一般獲分配在離家距離較近的票站投票,根本毋須坐車,因此亦不會再有乘車優惠。
商界醞釀推「投票優惠」 涵零售、飲食等
為響應政府呼籲,不少企業早前推出半日假、交通津貼等措施,便利員工投票;亦有餐廳表明,投票日若能出示「心意謝卡」可獲優惠。據聞商界亦醞釀推出「投票優惠」,涉及零售、飲食、娛樂等多個範疇,選民投票後獲得的「心意謝卡」,將變成另類「優惠券」。
不過「投票感謝祭」並非全無爭議,坊間有意見質疑是否合法,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早前指,只要商户並非要求投票予某一名候選人而提供優惠,便無問題。有政府中人指,現行選舉法例核心是防止透過利益,誘使選民向指定候選人投票,而政府或商戶提供的優惠屬「普惠性質」,不與任何投票選擇掛鉤,唯一目的是鼓勵投票,若視為「利益交換」是對法律精神的誤解。

政府中人:提供優惠只是感謝市民 非利益交換
若然商戶向投票者送贈貴重物品或大額優惠,又是否合理?政府中人認為,投票是憲制賦予的權利與公民責任,價值無法、也不應以金錢衡量,提供優惠只是感謝市民履行公民責任的象徵性回饋。據聞政府亦經過反覆研究,認為法律上無可挑剔,做法亦合情合理。
事實上,提供贈品或津貼鼓勵投票,外國早有先例,例如美國商家向投票者提供免費甜圈;韓國去年國會選舉,商界和機構向投票選民提供折扣優惠,涵蓋餐廳、文化設施、醫院診所等,投票率創32年來新高,相信這些優惠對首投族尤其吸引。
今次政府「動員令」力度史無前例,有政界中人認為,當局早前已推出措施便利公務員投票,這次再用優惠動員廣大市民參加,相信可以起最大谷票效果。
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