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持續增加,近日錄得5宗輸入個案的患者均居於青衣。衞生防護中心表示,部分確診個案報稱,在青衣自然徑行山期間曾被蚊叮咬,中心認為青衣自然徑風險較高。食環署已於青衣自然徑一帶進行防蚊滅蚊,務求切斷基孔肯亞雅熱的傳播鏈。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今日(24日)前往視察,並聽取食環署匯報相關滅蚊工作。
食環署葵青區環境衞生辦事處高希强總監表示,相關霧化處理殺滅成蚊工作已覆蓋該處的各條行山徑,而霧化工作仍會持續進行。因應青衣自然徑的地理情況,食環署亦試行應用機械狗協助殺滅成蚊工作。

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右)視察青衣自然徑滅蚊工作。環境局fb

食環署指,相關霧化處理殺滅成蚊工作已覆蓋該處的各條行山徑。環境局fb

黃淑嫻視察青衣自然徑滅蚊工作。環境局fb

黃淑嫻向行山人士派發傳單。環境局fb

黃淑嫻視察青衣自然徑滅蚊工作。環境局fb
防護中心亦表示,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最近5宗輸入個案的患者,在潛伏期及發病後在青衣北活動的範圍有重疊,主要包括青衣市中心一帶及青衣自然徑附近。中心正就病人樣本進行基因排序及分析,並對比其他本地及輸入個案,以確定他們之間是否有關聯。
為審慎起見,中心呼籲自11月1日起曾在青衣自然徑一帶行山的人士,若出現相關病徵,盡快求醫,並致電中心早前設立的查詢熱線(2125 2373),熱線每日由上午9時至下午8時運作。中心會為出現病徵人士進行評估,如有需要,會安排抽血化驗,而過去一天中心未有接獲有病徵人士致電查詢。中心的流行病學調查仍然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