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解決方案公司Robert Walters今日發表《2026年全球薪酬調查》顯示,34%受訪企業計劃於2026年增加招聘,對就業市場感到信心不足的專業人士比例亦降至30%,較去年改善16個百分點。不過,81%求職者期望轉工可獲10%或以上薪酬漲幅,更有三成人期望有16%至20% 的加幅,惟83%僱主只打算提供不足6%的加幅。
本港角色逐步轉向成「內企跳板」
Robert Walters香港董事總經理John Mullally表示,香港昔日被視為「通往中國的大門」,如今核心角色正逐步轉向,成為內地企業拓展海外業務的跳板,並觀察到金融及專業服務行業的招聘活動回暖,預期此信心將延伸至其他行業。
薪酬期望與僱主預算存落差
儘管市場氣氛改善,薪酬期望與僱主預算仍存落差。調查顯示,40%專業人士將「工作保障及穩定性」列為選工作最重視的首三項條件之一 ,較2024年同期上升1.7個百分點。在薪酬增長停滯而生活成本上升下,求職者亦愈來愈傾向要求雙位數的薪酬漲幅才考慮轉職,但多達83%僱主僅計劃提供低於6%的薪酬調整,這種差距正導致招聘周期延長,令企業更難招攬頂尖人才。
John Mullally補充指,不少招聘主管誤以為市場上人才充裕,但實際情況恰恰相反,很多優秀人才仍然重視工作穩定性,除非有吸引力的條件,否則未必願意轉職。當問及招聘人才所面臨的挑戰時,僱主最常遇到的三大挑戰包括缺乏具備合適技能及經驗的人才(69%)、薪酬及福利期望過高(48%),以及合資格人才不願轉職(23%)。
58%企業已引入AI方案
另一方面,AI技術正重塑職場架構,58%企業已引入AI方案,當中49%旨在調整人手配置。僱主指出,行政及業務支援(53%)、資訊科技及數碼轉型(50%)、會計及財務(39%)為最有可能被AI取代的職能。另有81%僱主預期未來5年內,逾四分之一員工需重新培訓或提升技能,以應對科技變革。
僱主認為,在AI普及的職場中,最重要的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維及事實核查(62%)、數據分析(60%)、創意(42%)、道德判斷(35%)及機器學習專業知識(30%)。專業人士亦正積極應對轉變,48%已參與AI相關培訓或進修課程,另有30%計劃短期內展開。雖然65%專業人士相信AI將對其職業發展帶來正面影響,但對職位流失、演算法偏差及AI決策問責等問題仍存憂慮。
John Mullally亦表示,AI逐步接管重複性工作下,以人為本的技能價值愈見突出,人際關係管理、溝通能力及真誠的客戶互動,將成為數碼職場中的關鍵競爭力。
企業爭奪數據科學家等人才
隨着監管及科技環境轉變,香港職場人才需求亦在演化。AI人才需求持續殷切,企業積極爭奪數據科學家(data scientists)、機器學習工程師(machine learning engineers)及AI產品專家(AI product specialists)。金融市場方面,香港新的穩定幣發牌制度亦正推動合規、風險管理及區塊鏈工程師等職位的需求。
同時,保險及公共部門的招聘需求保持穩定,主要由持續的數碼化及營運韌性項目所驅動。商業市場方面,科技招聘已超越傳統IT職位,擴展至電子商務平台、客戶關係管理分析及數碼營銷等範疇,反映企業正轉向數據驅動的增長策略。
「工作說明書」招聘模式興起
招聘方式方面,香港僱主正逐漸轉向採用靈活招聘方案,除了合約制招聘依然普遍,「工作說明書」(Statement of Work, SOW)安排亦逐漸成為項目主導工作的主要招聘模式,透過明確界定交付成果及時間表,協助企業在控制預算的同時,確保項目質素及問責性。調查顯示,23%企業已採用SOW模式,另有8.6%計劃於今年推行。
2026年香港最熱門職位如下:
會計及財務:財務規劃與分析/商業財務/財務業務夥伴、財務經理(全套/區域經驗)、財務轉型/數碼財務經理
建築、物業及工程:租務(各級)、總經理(銷售)/銷售主管、服務總監/服務經理
金融服務:私人銀行客戶經理、股票交易支援、投資者關係
人力資源:薪酬及福利經理、人力資源業務夥伴、人力資源通才
法律及合規:監管合規經理、合規主任(對沖基金)、法律顧問(IPO)
銷售及市場推廣:業務拓展主管、銷售經理/總監、客戶經理
供應鏈、採購及物流:採購總監/經理、訂單管理/客戶服務經理、採購主管/資深經理
科技及轉型:AI工程師、穩定幣項目經理/開發人員、技術主管(後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