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氣候首長發出最後通牒:全球經濟與衝突一觸即發

聯合國氣候事務首長週一在第30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30)開幕時發出嚴厲警告,未能轉向低碳經濟的政府將因國外的饑荒與衝突而受到指責,並在國內面臨經濟停滯和通脹上升的雙重打擊。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執行秘書西蒙・斯蒂爾(Simon Stiell)向來自近200個國家的部長及高級官員發表講話,他以鮮明的方式描繪了在氣候危機上失敗所需付出的代價。

氣候失控的經濟代價

斯蒂爾警告說:「你們當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承受這種後果,因為氣候災難會使國內生產總值(GDP)損失達到兩位數。」他強調:「當特大乾旱摧毀國家收成、導致食品價格飆升時,猶豫不決在經濟上和政治上都毫無意義。當饑荒蔓延、迫使數百萬人逃離家園時,爭吵不休將永遠不會被忘記,因為衝突將隨之擴散。」他在聯合國氣候峰會的開幕會議上表示:「當氣候災難摧毀數百萬人的生活,而我們明明已經擁有解決方案時,這將永遠、永遠不會被原諒。」

峰會議程分歧與挑戰

這場為期兩週的會談由巴西在亞馬遜城市貝倫(Belém)主辦,將聚焦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設定擺脫化石燃料的轉型路徑,以及為保護貧窮國家免受極端天氣影響提供所需資金。儘管過去兩年全球氣溫已超過2015年《巴黎協定》設定的1.5攝氏度門檻,但科學家認為,通過削減強效溫室氣體甲烷和快速轉向低碳技術等措施,仍有可能將氣溫降回門檻附近。斯蒂爾表示:「科學是明確的:在任何暫時性超標後,我們能夠也必須將氣溫降回1.5攝氏度。」

儘管斯蒂爾警告各國不要「爭吵不休」,但會議第一天很可能就因議程內容的分歧而陷入僵局。根據UNFCCC的規則,各國必須共同商定峰會的焦點,而會前已有145個潛在議程項目在討論中。小島嶼國家聯盟(Alliance of Small Island States, Aosis)已要求增加一個議程項目,以解決各國提交的「國家自定貢獻」(NDCs)嚴重不足的問題。帛琉(Palau)大使兼Aosis發言人伊拉娜・塞德(Ilana Seid)表示:「1.5攝氏度的目標是我們的北極星。我們需要共同承認我們做得不夠,並需要作出回應。」

然而,這項提議可能面臨來自「志同道合發展中國家集團(Like-Minded Developing Countries)」的強烈反對,該集團包括沙特阿拉伯(Saudi Arabia)和其他石油國家。他們傾向於將《巴黎協定》的目標解讀為允許氣溫上升至2攝氏度。富裕國家也因未能足夠快地削減排放和為脆弱發展中國家提供足夠資金而備受關注。與此同時,儘管美國總統特朗普已退出協定,但美國仍可參與,不過大多數與會者認為美國代表團出席的可能性不大。儘管缺席,特朗普及其推動化石燃料的政策仍在會談中被廣泛討論,因其決策正產生全球性影響。

來源:theguardian.com

封面來源:美聯社

即時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