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教育局最新初步數據顯示,本學年再有2.2萬名學生離開公立學校,入學人數暴跌2.4%,為4年來最大跌幅。專家警告,在市長當選人馬姆達尼(Zohran Mamdani)上任後,流失的情況恐持續惡化。
據《紐約郵報》報道,疫情後學生外移趨勢未止,過去5年累計減少學生12.2%。一名高中教師形容:「我們正在流血。」
於2019至2020學年,全市公校共有100萬2200名學生;目前僅餘84萬4400人,4年間銳減近11.8萬人。
然而,教育預算卻持續膨脹,自2019年增加約70億元,今年達400億元。曼哈頓研究所學者、家長伊戈洛夫(Danyela Souza Egorov)批評,「學生每年減少,預算卻年年上升,人均經費提高但結果仍平庸,這是失敗的體制。」數據顯示,K至12年級學生減少1萬8411人,學前班再少4555人;唯獨3歲幼兒班(3K)逆勢增加1118人,疑與上班族復工需求有關。
市教育局指出,過去5年僅2023年曾短暫回升0.6%,主因是移民潮帶動。伊戈洛夫表示,公校陷入惡性循環,「學校品質差,家庭就搬走,學校因此更差。」
市府4月的調查顯示,41%家長選擇讓孩子脫離公校的首要原因是「學習強度不足」。馬姆達尼曾承諾逐步取消幼稚園資優班,家長團體警告此舉將加劇外流。
皇后區一名父親表示,學校連基本功都教不好,「我寧願讓孩子上私立托兒所,也不上3K」。目前全市4年級學生中,約2/3數學不及格,語文閱讀更低。
家長組織「加速課程和教育家長領袖」(PLACE )共同主席朱雅婷(Yiatin Chu)指出,教育政策偏離功績導向,導致學生流失,「評分愈來愈主觀,在馬姆達尼政府下不會改變。」
與此同時,特許學校的入學人數持續上升,去年達15萬人,比2019年增加14%。
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4年間紐約市人口減少30萬。朱雅婷稱,不少家庭為教育問題搬往長島,「他們用購屋換來更好的學區」。伊戈洛夫則警告,若趨勢不止,將動搖城市稅基與生活品質,「能留下的只剩負擔得起私校的家庭。」
本報訊
公校過去5年累計減少學生一成二。Lexi Parra/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