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上午9時,「全運會」男子公路單車個人賽正式鳴笛,選手們破風前行,在途經港珠澳三地口岸時無需「踩剎車」接受查驗,6次實現「無感通關」,整個過程無需人工干預,大幅提高了通關效率。
原來,參賽選手是這樣實現「無感通關」:在賽前,佩戴「無感通關手環」的選手首先在指定區域內完成人臉、指紋和RFID射頻核驗,快速確認身份。賽事進行時,利用無人機和電子圍欄等創新技術,通關選手定位信息會實時傳輸到賽事指揮部,實現動態監控。賽事結束後,選手在指定區域完成身份核驗,配合邊檢及海關部門進行核銷工作。
港珠澳大橋邊檢站相關負責人表示,賽事期間實現出入境信息「一地驗放,三方互認」,「本次比賽構建起了粵港澳三地出入境管理部門聯合辦賽的新模式,我們將總結此次運作經驗,持續探索更多跨境活動新場景,為三地旅客提供更便捷、更智能的通關服務」。
香港車手朱浚瑋表示,能夠在港珠澳大橋上比賽是夢想成真,「大橋剛落成時已想像過在上面踩單車,今次終於實現夢想。能夠參與由粵港澳三地共同舉辦的賽事,是我職業生涯非常精彩的時刻。」車手張仕浩則指,6次「無感通關」體驗新奇:「比賽前已完成所有通關手續,過口岸時直接通過,感覺很特別,這是一屆很不一樣的全運會。作為運動員,既是歷史創造者亦是見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