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學者李嘉林出席哈佛峰會 以《易經》智慧探討AI時代

備受矚目的「2025未來新生代青年領袖峰會」近日在哈佛醫學院隆重舉行。峰會匯聚全球頂尖學者、科技創新者及思想領袖,共同探討人工智慧(AI)時代的人類教育、倫理與未來發展方向。

來自中國的周易學者、知名玄學研究者李嘉林老師受邀出席,並作為重要對話嘉賓,與多位國際學者進行深度交流。她以《易經》智慧為基石,結合二十餘年的實踐經驗,提出了一系列關於AI時代教育模式、全球地運趨勢、女性領導力內核以及AI終極倫理問題的深刻見解,獲得現場專家與聽眾的高度關注與熱烈反響。

AI正在如何塑造教育?
李嘉林老師以幽默開場,提到不少客戶如今會說:「老師,我現在可以用AI給自己測命了。」她笑言,「測」很容易,但「解」卻極難。她指出,AI時代帶來的最大改變,不是知識的消失,而是「提問能力」的重要性。「在AI時代,問出對的問題,比找到答案更關鍵。這不僅是教育的挑戰,更是智慧的核心。」

她進一步闡述,《易經》的智慧本質在於「知變」——懂得觀察趨勢、順勢而為。當前教育也正經歷一場「智與慧」、「教與育」的轉換。她說:「從智慧上講,『智』已不那麼重要,『慧』更為關鍵;從教育上講,『教』不再是核心,『育』才是根本;從個人層面講,知識不再稀缺,真正珍貴的是技能與實踐。」

談到教育未來的方向,李嘉林老師引入了中國傳統玄學理論中的「三元九運」概念,提出獨到的全球地運分析。她指出,目前全球正處於地運更替的關鍵時期。根據她的推算,美國正步入「四綠巽木運」,象徵著「長女、智慧與文昌」的崛起;而中國則進入「九紫離火運」,象徵熱情、科技與女性能量的崛起。

「2024年之後,美國的教育與科技將進入加速時代。『巽木』象徵知識流動與思想啟迪,未來二十年,美國在AI、教育與創新領域將達到全球領先。」她強調,《易經》不是教人「逆天改命」,而是教人「順勢而為」。地運的變化反映著全球產業與文化的能量走向。

女性領導力在AI時代的價值
針對「女性領導力」主題,李嘉林老師從自律談起。「領導力的本質是自律。唯有領導好自己,才能影響他人。」她坦言,當今社會普遍忽略了一個現象——教育工作者的孩子未必是最優秀的學生。

李老師進一步指出,女性在AI時代愈發展現領導潛能,其根源在於文化養成。「女孩從小被教育要自律、要有禮、要內斂,這讓女性在『自律』這一領導核心上往往勝於男性。」她舉例說,女性領導力不應停留在抽象層面,而要落實於具體行動:能否堅持每日晨跑?能否控制飲食?能否持續學習新語言、拓寬視野?「這些細節決定了你能否領導自己,也決定了你能否成為真正的領導者。」

在峰會最後的討論中,李嘉林老師以《易經》模型比喻AI的發展脈絡。

她指出,《易經》可被視為「古代的大數據系統」,它以能量場與信息流為基礎,對人事物進行建模與分析。而現代AI,本質上正是在以更高速的方式重現這一智慧體系。

「若有一天,AI能將我們的情緒、記憶與意識完全保存,當我們祭奠祖先時,面對的或許不再是骨灰盒,而是一個『數據盒』。裡面存著他們的聲音、思想、笑容,甚至能與我們對話,」李嘉林說。

然而,這也引發了倫理難題。「若將父親的記憶與知識移植到一個新生兒體內,你會稱呼他為父親嗎?」她認為,這正是AI終極挑戰的起點——“你到底是不是你?”

李老師最後強調,AI的終點不是機器統治人類,而是人類如何延續生命、保存意識。「AI的發展,最終將回歸一個問題——人類如何活得更久、更有意義。永生或許不是神話,而是科技與智慧的結合。」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道

(右起)司儀吳國梅介紹李嘉林老師。

波士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