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周日錄得基孔肯雅熱本地感染個案,一名住在黃大仙鳳德邨的82歲老婦確診,其後在周一錄得三宗感染個案,當中一宗個案是任職禮賢會恩慈學校的55歲女子,感染源頭不明,病毒基因分析工作仍在進行。
未來2星期是感染關鍵
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曾祈殷今早(29日)在電台節目表示,當局正分析樣本的病毒基因排序,若兩宗個案的基因排序結果相同,則意味著它們源於同一傳播源頭,可能顯示當區已出現隱性傳播鏈。他強調未來兩周要密切留意區內是否出現更多新增個案,因基孔肯雅熱潛伏期是2-12日,再沒有新增個案則可比較放心,反映當區情況受控。

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曾祈殷。


他強調未來兩周要密切留意區內是否出現更多新增個案。資料圖片

曾祈殷又指,若沒有新增個案則可比較放心,反映當區情況受控。資料圖片

曾祈殷又提到,曾祈殷又說基孔肯雅熱病毒具高向量能力,當蚊被感染後,病毒便會在其體內大量繁殖。
曾祈殷又提到,曾祈殷又說基孔肯雅熱病毒具高向量能力,當蚊被感染後,病毒便會在其體內大量繁殖。現時蚊媒指數現時較低,現時應進行大量的監察措施慎防爆發,包括了解當區的白紋伊蚊有否帶有基孔肯雅熱病毒,政府應考慮血清學篩查,找出是否有曾感染後康復的個案,並且研究本地蚊媒是否帶病等。
評估爆發風險為「中等」
針對市民頻繁往返內地多個城市,本港基孔肯雅熱的爆發風險,曾祈殷評估為「中等」。他指出,鑑於香港與內地之間的商務及旅遊活動頻繁,輸入個案在所難免。他預計本港局部地區仍可能出現零星個案,而疫情是否會演變成大規模爆發,則取決於相關部門的追蹤工作及時效性隔離措施。
相關新聞:
基孔肯雅熱|確診女校工感染源頭仍在分析 防護中心抽血揭21人「輕症」
基孔肯雅熱|李家超:政府首要任務滅蚊及防蚊 防範在本地紮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