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Lithuania)政府已草擬計劃,準備無限期關閉與白俄羅斯(Belarus)的邊境口岸。此前,因疑似載有走私香煙的氣球多次出現,導致首都維爾紐斯機場(Vilnius Airport)的空中交通連續數晚被迫中斷,造成航班取消、改道和延誤。立陶宛總理指責其由俄羅斯支持的鄰國發動「混合戰」,並誓言將擊落這些氣球,此舉已引發兩國間的外交緊張。
立陶宛國家安全委員會於週一召開會議,討論應對策略。氣球事件不僅影響了維爾紐斯機場,連距離白俄羅斯邊境較遠的考納斯機場(Kaunas airport)也在上週五受到波及。為應對氣球事件,立陶宛位於梅迪尼恩凱(Medininkai)和沙爾奇寧凱(Šalčininkai)的兩個邊境口岸已關閉數小時。據BNS通訊社報導,邊境防衛局更在週日晚間決定將邊境關閉24小時,而這一限制已延長至週三,屆時內閣將決定是否無限期延長關閉措施。
立陶宛的強硬回應與北約動向
立陶宛總理因加·魯吉尼埃內(Inga Ruginienė)週一向記者表示:「今天我們決定採取最嚴厲的措施,別無他法。」她證實政府已擬定無限期關閉邊境的決議草案,但會對外交官和外交郵件給予豁免,同時立陶宛及其他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公民仍可從白俄羅斯入境。魯吉尼埃內女士將這些氣球事件稱為「混合攻擊」,並表示她的政府可能會討論援引北約(NATO)第四條款進行安全磋商。該條款規定,當任何成員國的領土完整、政治獨立或安全受到威脅時,成員國將進行共同協商。
白俄羅斯的否認與反駁
作為歐盟和北約成員國,立陶宛位於西方聯盟的東翼,與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飛地及俄羅斯盟友白俄羅斯接壤。立陶宛方面認為,這些氣球是走私者用來運輸違禁香煙的工具,並指責白俄羅斯總統亞歷山大·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未能制止此類行為。對此,白俄羅斯外交部長馬克西姆·雷任科夫(Maxim Ryzhenkov)譴責立陶宛關閉邊境的舉動是「挑釁」,並稱立陶宛當局應將注意力集中在「利用走私牟利的立陶宛有組織犯罪集團」上。他表示:「這些載有走私香煙的氣球已經飛了很久了。」
流亡於立陶宛的白俄羅斯反對派領袖斯維特蘭娜·季哈諾夫斯卡婭(Sviatlana Tsikhanouskaya)則認為,氣球事件再次表明白俄羅斯政權「正在利用香煙走私作為對歐洲進行混合侵略的工具」,並支持立陶宛關閉邊境以保護國家安全。近期,歐洲航空因無人機及其他空中入侵事件頻繁陷入混亂,而立陶宛外交部長克斯圖蒂斯·布德里斯(Kestutis Budrys)在社交媒體X平台上表示,近期的領空侵犯事件是「旨在破壞穩定、分散注意力並測試北約決心的蓄意挑釁」。
來源:abc.net.au
封面來源: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