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平會華埠共同發展機構 加入「向平價房屋說是聯盟」

紐約市選舉的提前投票將於本周六開始,各方勢力的角逐進入白熱化階段,其中引起爭議的幾條房屋相關公投議題也是選民關注的重點。

昨(23日)再有兩家華人社區組織宣佈加入「向平價房屋說是聯盟」,呼籲選票就這幾條議題投贊成票。

「向平價房屋說是聯盟」由市主計長蘭德、曼哈頓區長李文、布魯崙區長雷諾索及五十多家非牟利組織組成,其目的是推動選票上房屋相關的2到5號公投議題的通過。該聯盟上週已經正式為這四條公投議題展開全市基層宣傳行動,動員數百名義工分布全市五區展開掃街宣傳,並以英語、西語、中文、韓語、孟加拉語、俄語、海地克里奧爾語及阿拉伯語八種語言進行宣傳,並計劃透過電話與短信聯繫超過50萬名選民。

之前華策會已經成為該聯盟的一員,昨日亞洲人平等會和華埠共同發展機構等兩家華人社區組織和四家其他組織一起宣佈加入聯盟,共同推進。華埠共同發展機構在聲明中說:「我們必須用盡一切工具來遏止住房危機的惡化。第2至第5號提案將有助於加快平價單位的建設步伐,儘管這些提案無法單獨解決問題,但至少能清除阻礙紐約市長期以來無法有效應對住房危機的部分障礙。」

亞洲人平等會則表示:「越來越多中低收入的紐約客被迫離開他們辛苦建立的社區。我們在全市推動平價房屋的數十年經驗中,深知要在現行制度下推動新項目是多麼艱難。第2至第5號提案將能加快建屋速度、降低生活成本,讓人們能留在他們熱愛的社區中。為這幾項提案投下贊成票,就是為亞太裔及所有歷來被忽視的社區發聲。」

這些提案內容包括:提案2:加快公共資金支持的平價房屋審批流程,特別針對12個平價房建設不足的社區,將審查時間由平均8個月縮短至90天;提案3:簡化中小型住房及基礎設施項目審查程序,包括太陽能設施、後院附屬住宅單位(ADUs)及45英尺以下新建住宅;提案4:設立由市長、市議會議長及相關區長組成的土地使用上訴委員會,平衡地方意見與全市住房需求;提案5:以單一數位地圖取代目前過時的8000張紙本地圖,減少住房與基礎設施項目審核時間。

包括市議會在內的一些反對者認為,這些公投議題語焉不詳誤導民眾,且將削弱議會在開發案審批中的權利,實則是削弱了民主監督權。本報記者榮筱箐紐約報道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