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消防處今日( 18日 )舉辦「救心 x 應急」頒獎禮暨嘉年華,表揚致力促進自動心臟除顫器( AED )在社區普及的機構,以及勇於出手救人的市民。消防處處長楊恩健致辭時表示,消防處於2021年推出「AED 睇得到 用得到」計劃,鼓勵公私營機構在其轄下處所及設施設置AED,並推出「AED搵得到」網上資訊平台,讓公眾隨時隨地得知AED的位置及其他相關資料。現時,全港可供公眾使用的AED機已由2021年不足1000部,增至今年3700部,有超過370間機構參與。
每年約8000多宗院外心臟驟停事故 平均每日約22宗
楊恩健表示,本港每年約有8000多宗院外心臟驟停事故,平均每日約有22宗。如果市民可以盡快透過心肺復甦術(CPR)及AED機急救,可大大提升病人存活率。他指,今年重點在公共屋邨的公共地方設置AED機,全面提升覆蓋率,令更多市民生命得到保障。市民亦可透過網上平台查閱全港AED位置及資料,他希望隨著AED機陸續增加,能更容易幫助有需要的市民。









為凝聚社區力量推廣CPR和AED,消防處聯同多個提供有關訓練或急救服務的機構組成「救心同仁」聯盟,隨着香港童軍總會和香港女童軍總會今日正式加入,成員機構數目增至11間。截至今年6月,超過23萬名市民已完成「救心同仁」聯盟課程,即全港每32名市民就有一位承諾在遇上心臟驟停事故時會施以援手。根據2025年年初至今的紀錄,已有超過20位「救心同仁」成員於心臟驟停事故中出手,協助拯救生命。
重陽節額外調配逾200巡查新界北8個山火熱點
另外,楊恩健指,消防處方已開展重陽節山火部署工作,向市民宣傳掃墓時的山火風險。重陽節當日會額外調配200多人在新界北的8個山火熱點巡查,提醒市民小心山火。他指出,今年亦會應用科技,一旦發生山火,會動用大型無人機,運載重型工具協助救援。
獲頒「救心仁」獎的施救者黃狄遜表示,事發當日,同事古浩銘突然失去呼吸,他立即報警,並在消防處接線員電話指導下,首次嘗試使用AED及進行CPR,古浩銘最終恢復呼吸,救護車20分鐘後到場,幸無後遺症。黃坦言,當時雖然緊張,但在專業指導下操作順利,能與同事合力救回一條生命,感覺比任何獎項都更有價值,希望藉此推廣更多人學習急救。
古浩銘事後感謝同事救命,並提醒市民平日要注重健康。他表示,自己沒有心臟病史,事發時正值通宵班,突發狀況令人意外,未來會按時服藥保持健康。
記者:蔡思宇
攝影 : 陳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