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念黑山大地震(Loma Prieta Earthquake)發生36周年,三藩市多個部門昨日(16日)在Van Ness Ave北端舉行聯合演習,展示升級後的應急消防供水系統。市長羅偉(Daniel Lurie)、水利局(SFPUC)總經理赫雷拉(Dennis Herrera)、消防局長克里斯朋(Dean Crispen)、應急管理局局長梅愛恩(Mary Ellen Carroll)等官員出席,強調三藩市作為全美唯一擁有專用消防供水系統城市的獨特優勢。
隨著西區與南部社區持續發展、人口不斷增加,現有消防供水系統的覆蓋已顯不足。水利局水資源項目總監米勒(Katie Miller)表示,局方正推動擴建工程,將高壓消防供水網絡延伸至西區與南區,以強化防災能力並因應城市未來的成長需求。
三藩市的消防供水體系分為兩層:一般飲用水系統與應急消防供水系統(Emergency Firefighting Water System, EFWS)。前者連接全市約8,500個白色消防栓,由多座水庫與水箱供水,用於日常滅火;後者則是1906年大地震後建立的獨立高壓網絡,專門應對地震與大型火災。
赫雷拉指出,1906年時私營水務公司供水不足,導致火災連燒三天,促使市府建立EFWS。該系統包含135英里長的抗震管道、雙子峰水庫、兩座大型水箱、兩個海水抽水站,以及超過200個地下蓄水池(每個容量約75,000加侖)。最大特色是能在緊急時從海灣抽取海水,提供幾乎無限的滅火水源。
演習聚焦於2號泵站,演習中,泵站從海灣抽水注入應急系統,再由雲梯車高壓噴出回灌海灣,進行升級後的首次全面測試。
米勒表示,該泵站每分鐘可抽取10,800加侖海水,與位於消防局總部的1號泵站協同運作,即使飲用水系統受損仍能持續滅火。她補充,系統平時使用飲用水防止腐蝕,緊急時可迅速切換至海水模式,再以雙峰水庫清水沖洗管道。
消防局長克里斯朋強調,這套高壓系統對地震後可能發生的大型火災至關重要,也是三藩市防災體系核心。
本報記者陳程威三藩市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