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着自主研發技術不斷進步,中國正從武器「進口國」逐步向「出口國」轉變。瑞典智庫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今年3月發表報告指出,過去5年,中國的武器進口量大幅下降64%,國產裝備已逐步取代以往依賴的俄羅斯進口武器。
國產裝備逐步取代俄武器
與此同時,中國軍備出口規模不斷擴大,主要出口國家包括南亞傳統友邦巴基斯坦,中東的沙特阿拉伯、埃及,東南亞的泰國、緬甸、孟加拉,非洲的阿爾及利亞、尼日利亞等。
相關新聞:印尼擬90億美金購42架殲-10 首次向中國採購戰機
彩虹無人機在國際上受到歡迎。新華社
彩虹-6無人機。新華社

印尼擬向中國採購殲-10戰機。圖為巴基斯坦裝備的殲-10。X@defence_pk

中國自主研製的殲-10CE戰鬥亮相巴黎航展。央視截圖

中國「殲-10C」訓練圖。
歐洲的塞爾維亞近年也從中國採購多種武器,其中紅旗-22中遠程防空導彈和紅旗-17AE近程防空導彈,上月在該國閱兵上首度亮相。
2020年,中國正式加入《武器貿易條約》。今年8月,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副代表、特命全權裁軍事務大使沈健強調,中國在武器貿易問題上採取慎重、負責態度,嚴格遵循軍品出口三項原則:即有助於接受國的正當自衛能力;不損害有關地區和世界的和平、安全與穩定;不干涉接受國內政。
此外,中國只與主權國家開展軍貿合作,從不向非國家行為體出售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