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之路生變?高市早苗面臨執政聯盟分裂危機

日本政壇即將迎來首位女首相,但過程波折不斷。被視為下任首相熱門人選的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甫於上週末獲選為執政黨自由民主黨(Liberal Democratic Party)黨魁,隨即面臨來自長期執政盟友公明黨(Komeito)的嚴峻挑戰。高市早苗的強硬保守派立場,已引發聯合政府內部的深刻分歧。為化解疑慮,她於本週二親自會見公明黨黨魁,就其部分爭議性立場進行溝通。然而,這場會談似乎未能平息風波,讓她的首相之路蒙上陰影,甚至可能在極端情況下危及她的任命。

高市早苗雖有望在本月稍晚的國會投票中順利當選,但這並非十拿九穩,因為執政聯盟並未掌握絕對多數席次。一旦聯盟破裂,高市可能被迫尋求與其他政黨結盟,其中包括財政擴張主義色彩濃厚的人民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 for the People, DPP),此舉已進一步加劇投資者的憂慮。資產管理公司紐伯格伯曼(Neuberger Berman)駐東京的董事總經理岡村圭(Kei Okamura)表示:「所有人都認為高市可能佔了上風,問題只在於優勢有多大。」受到政治僵局及與DPP結盟前景的影響,日圓兌美元匯率週三跌至八個月新低。瑞穗(Mizuho)策略師羅徹斯特(Jordan Rochester)指出:「這對於那些期望日本維持財政審慎的人來說是個問題。」

執政聯盟裂痕:公明黨提三大疑慮

公明黨作為一個與佛教組織創價學會有關的社會自由派政黨,自1999年以來一直與自民黨結盟,並常被視為制衡自民黨鷹派傾向的力量,例如在和平主義議題上。該黨對高市早苗在多個議題上的立場表達了強烈不滿,包括她對外國人的強硬言論、參拜被鄰國視為日本過去軍國主義象徵的靖國神社(Yasakuni Shrine)。此外,公明黨也要求自民黨對近期震撼政壇的募款醜聞採取更嚴厲的回應。公明黨黨魁齊藤鐵夫(Tetsuo Saito)向記者透露,他在週二與高市早苗長達約90分鐘的會談中提出了這些問題,但雙方並未達成任何結論。一名公明黨官員表示,預計未來幾天還會舉行更多會談。

在野黨伺機而動 尋求替代人選

與此同時,主要在野黨立憲民主黨(Constitutional Democratic Party, CDP)正積極呼籲其他政黨團結起來,共同推舉一位替代首相候選人。據當地媒體週三引述立憲民主黨幹事長安住淳(Jun Azumi)的說法,若此計畫成真,富有魅力的人民民主黨黨魁玉木雄一郎(Yuichiro Tamaki)將是一位強有力的競爭者。根據日本國會規則,在野黨可以在國會選舉首相時提出自己的候選人。任何候選人若在第一輪投票中獲得簡單多數即可獲勝;若無人過半,則由得票最高的兩位候選人進入第二輪決選。

然而,政治分析家普遍認為,要讓立場各異的在野黨派就單一候選人達成共識,可能性微乎其微。東京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政治學副教授保羅·納多(Paul Nadeau)表示:「高市早苗幾乎是篤定當選了,我看不出所有在野黨能就一位候選人達成一致。」自民黨消息人士透露,原定於10月15日左右舉行的國會首相選舉,可能會因聯合政府的協商而推遲。此外,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預計將於本月底訪問日本,為本已複雜的政局再添變數。

新聞來源:Reuters

封面來源:美聯社

即時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