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周香港驚現大塞車!車龍遍港九 網民呻原地滯留45分鐘 拆解三大原因 塞車是繁榮象徵?

國慶黃金周來臨,首三日有超過60萬人次訪港,多個景點出現大排長龍的情況。有多名網民在社交平台發文,指昨日(3日)港島、九龍都出現大塞車,向網民集思廣益查問塞車的原因。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委會陳恒鑌估計,事件由多重因素疊加引致,包括灣仔中有道路封閉、國慶長假帶來的大量遊客及本地車流有關。

有網民在社交平台Threads發文,指昨日港島區大塞車,向網民發問「係咪撞車」以致出現大塞車;亦有網民指自己跟平時一樣乘同一班車,按過去的慣例6時40分便能到達銅鑼灣,但昨日7時15分仍滯留在何文田。網民留言估計香港多地同時出現撞車,也有網民估計正值國慶黃金周,多了遊客來港以致出現塞車;亦有網民預計因為中秋做節以致出現塞車。

有網民在社交平台發文,指自己在何文田滯留超過45分鐘。Threads 截圖
有網民在社交平台發文,指自己在何文田滯留超過45分鐘。Threads 截圖

 

有網民指昨日香港和九龍都出現大塞車。Threads 截圖
有網民指昨日香港和九龍都出現大塞車。Threads 截圖

 

根據google map 顯示,昨晚多條道路出現嚴重擠塞。google map 截圖
根據google map 顯示,昨晚多條道路出現嚴重擠塞。google map 截圖

 

有網民估計是遊客出行和巿民造節令車流增加。Threads 截圖
有網民估計是遊客出行和巿民造節令車流增加。Threads 截圖

 

有網民在社交平台發文指港島昨日出現大塞車。馬路的事 (即時交通資訊台)FB圖片
有網民在社交平台發文指港島昨日出現大塞車。馬路的事 (即時交通資訊台)FB圖片

 

有網民指昨晚8時車龍仍未散去。馬路的事 (即時交通資訊台)FB圖片
有網民指昨晚8時車龍仍未散去。馬路的事 (即時交通資訊台)FB圖片

 

有網民指中環繞道昨日封閉。馬路的事 (即時交通資訊台)FB圖片
有網民指中環繞道昨日封閉。馬路的事 (即時交通資訊台)FB圖片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委會陳恒鑌估計,事件由多重因素疊加引致。資料圖片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委會陳恒鑌估計,事件由多重因素疊加引致。資料圖片

 

 

陳恒鑌接受《星島頭條》查詢時表示,他昨日亦在車龍之中,估計周五交通流量本身已較為龐大,再加上中環灣仔繞道實施間歇性封閉措施,導致車輛被迫擠在地面道路,是造成擠塞的直接原因之一。

他又指,正值國慶黃金周,大量遊客訪港,隻中在香港島等傳統旅遊區,出行及網約車增加,進一步加重了交通網絡的負荷。

陳恒鑌敦促政府積極研究並引入人工智能(AI)交通燈系統及在過海隧道實施「潮水式行車」,以疏導車流。

遊客集中在傳統旅遊區 令交通負荷過重

中國香港汽車會永遠榮譽會長李耀培向《星島頭條》表示,昨日是國慶黃金周第三日,仍是自由行旅客來港的高峰期,加上觀賞國慶煙花的旅客可能仍未離開,以及有新一批內地旅客抵港,導致多區交通擠塞。他表示自己昨晚在尖沙咀亦觀察到十分塞車,無論是駕車或地鐵出入口,均看到大量自由行旅客。

李耀培分析,由於大量自由行旅客在同一時間,集中在銅鑼灣、尖沙咀等傳統旅遊區,並使用旅遊巴、中港車或其他車輛上下車,導致交通負荷過重。塞車情況其實不止一處,東區隧道、西區隧道及紅磡海底隧道均出現塞車。李耀培解釋,日間旅客分散至西貢、太平山等地區,但夜晚則集中返回銅鑼灣、尖沙咀等區域,導致交通嚴重受阻。

塞車現象確實反映地區「車多人多」與經濟活動密切相關

李耀培承認,塞車對本港經濟有正面作用,顯示旅客消費能力強勁,帶動餐飲、酒店及名牌商品等消費。塞車現象確實反映地區「車多人多」,與經濟活動密切相關,但不能簡單將塞車與經濟繁榮劃上等號,「全世界都係塞車,我唔敢講係屬於繁榮嘅象徵」。他解釋,若一個地方「人影都冇個」,則難以稱得上繁榮,因此某程度上塞車是城市繁榮象徵之一。

此外,他也提到白牌車可能是因素之一,但並非全部原因,主要仍是整體旅客數量增加,加上部分車輛在非停車區上落客,加劇交通混亂。他建議政府在高峰期運用科技進行智能交通管制,例如在區域飽和時引導車輛前往其他區域,避免持續擠塞。對於道路設計問題,李耀培指香港道路建設已有數十年歷史,雖然近年有灣仔繞道、中環及灣仔繞道等改善工程,但大幅擴闊道路空間有限。

翻查紀錄,運輸署昨晚亦留意到港島多條道路比較繁忙,透過「香港出行易」多次發告示呼籲市民考慮使用其他公共交通服務。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