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加州埃爾塞貢多(El Segundo,又譯艾爾塞貢度)雪佛龍(Chevron)煉油廠周四晚間發生大爆炸並引發大火,火球沖天、聲響震耳,數哩外的南灣社區均能見到橙光閃耀夜空。火勢至周五清晨大致受控,無人受傷,事故原因仍在調查。
據《洛杉磯時報》報道,爆炸發生於周四晚9時30分。拍攝畫面顯示,一聲巨響後巨大火球噴湧而出,隨後橙光瀰漫天際。居民形容,爆炸後半小時,火焰轟鳴聲在數哩外仍清晰可聞。埃爾塞貢多市政府表示,火勢已於周五早上7時被控制,並無下達疏散令。
目擊者描述恐怖瞬間。34歲的羅傑斯(Mark Rogers)在南灣球場比賽時親眼見到火球,他說:「我以為我們被核彈擊中了。」在Top Golf的顧客也目睹火勢橫過太平洋海岸公路,驚慌逃回車上。住在曼哈頓灘的莫爾(Keith Mohr)稱火焰高達300呎,「住了二十多年,從未見過這樣的場面」。在雷丹度灘(Redondo Beach),13歲少年里斯(Julian Reese)衝出屋外看見烈焰,他的父親說:「爆炸震動了我們的窗戶,我以為是地震。」
雪佛龍聲明指出,這是單一局部火警,所有員工和承包商均已安全找到,無人受傷,煉油廠圍欄監控系統未檢測到超標情況。洛杉磯市長巴斯(Karen Bass)強調,洛杉磯國際機場未受影響。州長紐森辦公室則稱,正與地方及州級機構協調,以確保社區安全。
然而,南海岸空氣品質管理局總監納斯特里(Wayne Nastri)表示,周邊監測器確實檢測到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短暫升高,包括苯與甲醛等有害物質,可能引致頭痛或呼吸道不適,長期暴露甚至增加癌症風險。所幸污染濃度已在周五凌晨1時至3時回落至正常或以下水平。調查顯示,大火源於煉油廠的加氫裂化裝置(hydrocracking unit),該裝置主要生產航空燃油與柴油。工會代表甘寶(David Campbell)則指火災出現在Isomax裝置,以往亦曾發生火警,但這次是「更為壯觀」的一場。他並確認無人受傷。
環保團體藉機再度批評化石燃料設施的危險性。生物多樣性中心加州氣候政策總監斯卡林哲(Christina Scaringe)說:「這場巨大火球顯示老化的化石燃料基礎設施對社區的威脅。」另一團體「食物與水資源監察」南加州組織者維加(Andrea Vega)批評州府在上個會期通過法案支持科恩縣(Kern)石油產量,形容居民長期處於爆炸、火災和污染風險中。
埃爾塞貢多煉油廠是西海岸最大煉油設施之一。路透社引述分析指,事件對全球石油市場影響有限,但加州油價可能因而上漲。南灣地區過往亦多次發生煉油廠火警,例如2022年埃爾塞貢多火警,及2020年卡森(Carson)馬拉松石油煉油廠火災。洛杉磯訊

南加州埃爾塞貢多雪佛龍煉油廠周四晚爆炸起火。美聯社

雪佛龍煉油廠爆炸引發大火,烈焰沖天。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