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雜誌‧人物誌|風雨不改煮麵送暖 關兆基陪伴街友走過低谷

夜色已深,一道嘹亮的聲音打破了深夜的沉寂。「開檔,下單!」一名魁梧的中年男人吃力地拉着「移動廚房」,緩緩走入深水埗通州街公園。推車上掛着暖黃的露營燈,車裏滿載廚具和食材,預告這一晚的「深夜食堂」即將開張。原本在休息或聊天的街友紛紛抬起頭,與來人熟絡地打招呼:「關師傅」。6年來,關兆基(Joshua)總在周五晚間出現,為無家者煮上一碗熱麵,至今已送出約5000碗。他說,希望透過陪伴,與街友建立友誼,並告訴他們——人生並非毫無意義,即使身處低谷,也絕不能輕言放棄。

每到周五,Joshua就會來到通州街公園為街友煮麵。
每到周五,Joshua就會來到通州街公園為街友煮麵。

 

除了麵,Joshua還會準備不同配菜,務求讓街友吃得飽。
除了麵,Joshua還會準備不同配菜,務求讓街友吃得飽。

 

 

Joshua的成長經歷,促使他投身街頭服務、風雨不改地煮麵。他平靜地述說往事,「我讀中學的時候,家裏真的沒甚麼錢,母親要打工,我放學後偷偷去兼職,幫人補習。」貧窮,成了他年幼時的沉重標籤。

憶述曾被邊緣化經歷

喜愛手球的他加入了校隊,為了存錢購買70、80元的球衣,只能省吃儉用。惟為了照顧患癌的父親,他經常缺席手球隊訓練,卻被老師認為說謊,球衣的錢也被沒收。其後父親離世,家境急轉直下,讓他在學校裏遭受欺凌。

他憶述,同學會把吃剩的雞骨倒進他的書包,「天天被人打、被人邊緣化,每天書包裏一定有垃圾,書包也經常會不見,日日如是。」

長大後的Joshua憑着韌性在職場打拼,在市場銷售業務方面取得成績。然而,命運再次對他重拳出擊。約6年前,他先是捲入了口罩騙案,被騙去數十萬元,又遇到供應商中斷生意,前後將近損失100萬元。

朋友紛紛疏遠,他形容是人生第二次被徹底邊緣化。被所有人孤立的感覺,讓他對深水埗街頭的露宿者產生了強烈共鳴,「當我看到一些無家者被驅趕,才發現原來深水埗區有很多無家者,我開始探望他們,因為我很容易感覺到被邊緣化者的感受。」

街友鼓勵Joshua,失敗才可以磨練意志,要相信「信心可以戰勝一切」。
街友鼓勵Joshua,失敗才可以磨練意志,要相信「信心可以戰勝一切」。

 

 

遺憾見證朋友相繼離世

Joshua最初只拿一些水果與街友聊天。直到一天,一位街友對他說:「整天吃冷飯菜汁,如果有餐蛋麵就好了。」一個簡單的願望,徹底改變了Joshua的探訪方式。他意識到,街友們渴望的不僅是飽腹,也需要關切。

於是,他開始了「煮麵」行動,用推車拉着3顆電池,帶上爐具和食材,在街角為他們現煮熱騰騰的麵,從餐肉蛋麵到貢丸麵,一煮就是6年,送出超過5000碗。

「你要幫人,先要人家的胃暖;吃暖,心才會暖。」他堅信,街友欣賞的不是湯麵本身的價值,而是煮麵背後的心意。

然而,信任需靠時間累積。Joshua分享,因部分人有吸毒背景,起初曾一度傳言他是懲教署臥底,甚至有人大聲咒罵他「過來騙錢的」。但信任的建立,往往在於患難見真情。

Joshua經常用手機記錄與街友的相處。
Joshua經常用手機記錄與街友的相處。

 

 

曾有街友因傷口爆裂流血不止,Joshua沒有退縮,立即衝上前按住其傷口,同時叫救護車,在過程中不斷與無家者聊天,分散其注意力。經歷這件事後,這位街友與Joshua成了朋友。

近年每逢生日,Joshua都會買蛋糕來到通州街公園,與街友一起唱生日歌。他說,最喜歡亦最難忘的生日,是與街友「哨牙妹」慶祝。這是第一次,有人主動提出為他慶祝生日,並說以後每年都會為他慶祝,惟好景不常,「哨牙妹」在3個月後離世了 。

溫暖的背後,Joshua亦背負旁人難以想像的沉重。「我認識的街友中,有20至30多個朋友已經離世。」每當他走過已逝街友曾生活的位置,以往一起聊天、吵架的片段在他腦海中清晰浮現。這份沉重,他每個星期都在重溫。

他說,最遺憾的一件事,是曾因工作忙碌而2、3個月沒有來煮麵,結果有熟悉的街友在這期間過世,「那一剎那腦海一片空白,在他臨終死的時候,我沒有煮麵給他吃,我看不到他」。

過去6年,Joshua為街友煮了約5000碗麵。
過去6年,Joshua為街友煮了約5000碗麵。

 

Joshua曾發動網友為街友送上生日祝福,並將祝福語句列印成冊,送給街友。 受訪者提供
Joshua曾發動網友為街友送上生日祝福,並將祝福語句列印成冊,送給街友。 受訪者提供

 

 

事件成為推動他前行的力量,他說,希望延續這些已逝朋友的人生價值,「他們經常說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價值,我跟他們說:『不是的,因為我認識你,你認識我,因為你的緣故,就算你回到天堂,我都會繼續照顧你的兄弟』。」

成功助數名街友戒毒

惟現實的掙扎也如影隨形,Joshua無奈道,每次煮麵都要忙到凌晨,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家,翌日仍要工作謀生。為服務街友,他近年只能選擇自僱,收入不穩定,「如果我有錢,有時間,我就會有更多時間去說服他們,跟他們聊天,他們的看法可能會不同?」

即便面對資金、體力與時間的問題,Joshua仍不言棄,「人生短暫,所有金銀財富都是過眼雲煙,我學會的一件事就是,現在怎樣去為這個社會,為這個人群帶來正能量。」在他的耐心勸說下,數名街友成功戒毒,令他感到安慰。

他說,很多網上或不認識他的人,因為看到他做的事而支持他,「我要證明給他們看,他們支持我是絕對值得的」。

又是一個周五深夜,Joshua熟練地往鍋中放入米粉、倒開水、下調料及放入配菜。不一會兒,熱氣升騰,3碗水餃貢丸麵就完成了。香氣瀰漫在公園的一隅,他用一碗碗熱麵,延續着屬於深水埗的溫情。

Joshua鼓勵年輕人,挫折不可怕,人生總有第二條跑道,不應輕易言棄。
Joshua鼓勵年輕人,挫折不可怕,人生總有第二條跑道,不應輕易言棄。

 

 

「挫折不可怕」  冀年輕人找到人生第二條跑道

過去數月,本港發生多宗學童及年輕人自殺事件,引起社會關注。關兆基(Joshua)說,希望用自身經歷,向深陷壓力與迷惘的年輕人傳遞一個信息—挫折並不可怕,只要堅持,總能找到人生的「第二條跑道」。

Joshua經常與街友一起拍片,記錄煮麵的日常,並上載至個人社交媒體帳戶「Joshua Kwan」。有時,他還會與街友合力拍片,鼓勵學生勇敢面對困境。他說,對近期的悲劇感到痛心,希望那些因學業壓力、家庭矛盾或欺凌而想不開的年輕人明白困境雖痛,但並非人生終點。

他坦言,當年面對殘酷的校園欺凌,被所有人邊緣化時,亦曾有過輕生的念頭,那段黑暗的日子,幾乎將他壓垮。所幸遇到牧師郭福華願意相信及支持他,並一直鼓勵他「不要放棄」。這份信任和鼓勵,最終把他從懸崖邊拉了回來。

「不要放棄」的信念,從此深深烙印在他心中。如今,Joshua也希望把同樣的力量傳遞下去,鼓勵年輕人懷抱希望、相信未來,不要因眼前困境而失去方向,「想告訴他們,這個世界起碼有一個人,曾經不見了100萬元還能繼續生活,還有人生第二條跑道可以走,也會有人欣賞你。」

記者:潘明卉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