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盤︱選址造價惹爭議 建北都展覽館悄煞停 發展局:現階段不推行有關項目

政府銳意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今年《施政報告》提出成立北都發展委員會,本周初已舉行首次會議,並指示下設的3個小組,為短期內可推展的項目制訂方案。北都是香港經濟新引擎,為招商引資、讓大眾了解香港發展全貌,政府去年曾計劃在灣仔海濱興建展館,介紹北都等大型基建計劃,耗資約6至7億元,但被質疑造價貴,最新發展是項目已悄悄束之高閣。

政府在2023年提出設立「大型建設計劃展覽館」,介紹北都、交椅洲人工島等大型基建計劃。去年發展局建議在灣仔北分域碼頭街、演藝學院對面位置興建展館,樓高約3至4層,最快2027年啟用,展館長期設置,內容適時更新,並計劃今年內開展工程。不過項目造價及選址皆惹爭議,議員質疑介紹北都展館為何設在市中心靚地,而非在北都「原址興建」。當局解釋鄰近有會展、金紫荊廣場等,有協同效應。

李家超主持北部都會區發展委員會首次工作會議,聚焦討論和指導三個工作組的未來工作方向和策略。李家超FB圖片
李家超主持北部都會區發展委員會首次工作會議,聚焦討論和指導三個工作組的未來工作方向和策略。李家超FB圖片

 

委員會下設三個工作組,分別是由財政司司長任組長的「發展及營運模式設計組」、由政務司司長任組長的「大學城籌劃及建設組」 ,以及 由財政司副司長任組長的「規劃及發展工作組」。李家超FB圖片
委員會下設三個工作組,分別是由財政司司長任組長的「發展及營運模式設計組」、由政務司司長任組長的「大學城籌劃及建設組」 ,以及 由財政司副司長任組長的「規劃及發展工作組」。李家超FB圖片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左六)主持「北部都會區發展委員會」轄下「大學城籌劃及建設組」首次會議,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左五)、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右六)、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右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右四)、特首政策組組長黃元山(左一)和北部都會區統籌辦事處主任丘卓恒(右五)一同出席。政府新聞處圖片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左六)主持「北部都會區發展委員會」轄下「大學城籌劃及建設組」首次會議,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左五)、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右六)、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右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右四)、特首政策組組長黃元山(左一)和北部都會區統籌辦事處主任丘卓恒(右五)一同出席。政府新聞處圖片

 

北都發展政府非常重視。(資料圖片)
北都發展政府非常重視。(資料圖片)

 

北都發展政府非常重視。(資料圖片)
北都發展政府非常重視。(資料圖片)

 

政府原計劃在灣仔北建展館。(資料圖片/Google Map)
政府原計劃在灣仔北建展館。(資料圖片/Google Map)

 

政圈中人:無謂花「冤枉錢」

政府更一度計劃將展館,連同新田科技城300億元撥款申請「捆綁銷售」,但在多名議員反對下,最終臨時抽起。局方其後稱選址可再商討,包括考慮與中環的展城館合併。

今年《施政報告》前夕,政府表明本屆任期內不具條件再推動交椅洲項目,因此展館實際上只用作介紹北都。《施政報告》設專章介紹北都,由強化統籌、簡化行政程序、推動產業發展,篇幅甚長,但無論正文抑或附篇,皆未見展館相關內容。發展局向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提交的文件,亦無再提及。

發展局回覆筆者查詢時透露,政府在聽取社會和立法會對灣仔北海濱用地建設展館的意見,並考慮工作優次後,在現階段不會推行有關項目。局方會繼續在北都新發展區的社區聯絡中心內設立實體展廳,並在北都專屬網站建立網上展廳,多渠道向各界介紹北都規劃和最新發展。

有政圈中人直言不意外,因計劃無逼切性、政府財政緊絀,無謂花「冤枉錢」。再者北都雖已有基本規劃,但發展模式和產業項目仍有待敲定,例如北都大學教育城要結合產業發展,政府也要調研具體方式,擔心展館興建後,展示的藍圖和實際有出入。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副主席、資深規劃師林筱魯認為,政府原先目的是以新展館取代展城館,展覽內容包含全港大型基建,但若要找一個永久展示地點,選址要很小心;展館的功能和受眾也要搞清楚,若只是對有興趣落戶北都的企業和投資者講解,未必需要在灣仔市中心設永久展館,現時已有很多科技方式做到。他笑言,特首多次提及對北都發展心急如焚,「擺多一個非必要項目排隊(向立法會)拎錢,可能拖得仲耐。」

聶風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