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與敘利亞,這兩個數十年的中東宿敵,正悄然進行一場旨在緩和緊張局勢的安全談判。美國敘利亞問題特使巴拉克透露,雙方即將達成一項「緩和局勢協定」,以色列將停止對敘利亞的襲擊,撤離大部分自去年12月以來侵佔的敘利亞領土,敘利亞則同意不在南部靠近以色列控制區的地區部署任何重型武器裝備。
以色列與敘利亞之間的衝突已持續數十年,兩國歷史上曾多次兵戎相見。去年12月巴沙爾政權垮台後,以色列宣布放棄1974年簽署的《脫離接觸協定》,將部隊推進至大馬士革以南20公里。敘利亞新政權的建立為兩國關係帶來了變數,沙拉原是沙姆解放組織的領導人,該組織曾被美國列為恐怖組織。如今他展現出了靈活務實的政治姿態,上個月還在聯合國大會上以敘利亞總統身分發言,成為近60年來首次在聯大發言的敘利亞領導人。
以色列對敘利亞的核心訴求集中在安全領域。以方提議在敘利亞南部設立三個不同程度的非軍事化區域。1號區域與1974年《脫離接觸協定》規定的非軍事化區類似,但以色列要求將現有非軍事區向敘利亞境內延伸2公里。2號區域是毗鄰1號區域的緩衝地帶,3號區域是禁飛區,涵蓋自大馬士革以南的敘利亞南部大片地區,核心訴求實際上是要在敘利亞上空維持一條空中走廊,以便未來對伊朗發動軍事打擊。此外,以色列還希望控制赫爾蒙山山頂的戰略制高點,用於監控該地區局勢,特別是黎巴嫩真主黨的活動。
對敘利亞而言,首要目標是結束以色列的軍事侵略、要求以色列退回1974年的軍事分界線。儘管雙方都有達成協議的意願,但談判之路依然布滿荊棘,缺乏信任是主要障礙之一。以色列本質上不信任沙拉政權,認定該政權的意識形態底色仍然是伊斯蘭極端主義,對以色列構成潛在威脅。
戈蘭高地問題是另一個關鍵障礙。沙拉政權不可能公開宣布放棄戈蘭高地的主權,這將導致他喪失政治合法性。內塔尼亞胡也面臨的內部政治壓力,他面臨嚴重的腐敗指控,從11月開始,每周必須參加三次審訊,所以他需要通過對外強硬來轉移國內壓力。
敘以談判的進展將對中東地區權力格局產生深遠影響。若能達成安全協定,將對以色列更為有利。而對敘利亞當局來說,若能確保以色列從佔領區撤軍並停止空襲,將有效增強沙拉政權在國內的合法性,在短期內保護他免受強硬派的反對。此外,安全協議還將改善沙拉在國際社會的地位,有利於推動美國解除對敘制裁。
儘管談判取得進展,但雙方距離全面和平仍很遙遠。兩國目前進行的安全談判更多是一種相互妥協的安全諒解,並不是外交關係正常化的談判。由於敘利亞政權尚不穩定,現階段達成全面和平協議也不現實。美國希望敘利亞能加入《亞伯拉罕協議》,與以色列達成全面和平協定並建立外交關係。但沙拉表示,他不考慮與以色列達成和平協議,但如果「和平協定符合敘利亞和地區的利益」,他也不反對。里外里話都讓他說了。儘管雙方達成協議的可能性比較高,但只是一個局部性的諒解,而非真正和平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