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州數十年來執行一系列刑事司法法律,旨在讓更多囚犯獲重新判刑機會,減少州立監獄的擁擠情況。州府日前公布一份全面報告,了解這些改變對更生人士的影響。
非牟利新聞組織CalMatters報道,這份報告由「修改形法委員會」(CPRC)與加州大學加州政策實驗室(California Policy Lab)聯合公布,記載了從2012年到2022年兩任州長布朗和紐森就任期間,五項最重大重判政策下的囚犯人口資料和累犯率。
報告發現,年長囚犯和遭判重刑者的累犯率比較低。因非暴力罪被輕判的人累犯則比較多,主要涉及輕罪。
其中一項提及的修法是2012年的36號提案,讓因「非暴力和非嚴重的三振出局罪名」被判終身監禁的人,可向法院申請重新判刑。2,200名因此獲釋者中,近半是非裔和50歲以上,其累犯率低。
2014年的47號提案容許因某些毒品和盜竊罪名被判刑的人申請重新判刑,是所有同類政策獲釋者中最多的一群,同時累犯率高。
2018和2022年多項立法,縮減檢察官可依謀殺起訴犯罪但未觸發他人遇害的人的適用情況,這些修法下獲釋的人,累犯率非常低。
2018年一項政策讓州懲教局因修法或良好行為而提出重新判刑的建議。局方提議了逾2,200個案,其中768例被否決,成功獲釋的人累犯情況不多。
加州2022年通過立法,讓法院對因加重指控被判刑且已透過其他法律上訴的囚犯減刑。報告發現,有75%因此獲重新判刑的人為非裔和拉美裔。
總括來說,五項政策使1萬2000人獲重新判刑,9,500人獲釋,以非裔和拉美裔為主。
CPRC於2020年由州議會建立,由一批主要由紐森任命的學者和州議員組成。
CRPC法律主任諾塞維奇(Tom Nosewicz)認為,數據顯示這些政策成功減少囚犯數目,並未增加公共安全風險,可作為未來改革的藍圖。
資料顯示,加州在囚犯從最高峰時達17萬人,現已降至9萬人。報告指出,截至去年12月,囚犯中逾3萬人是50歲或以上,且已服刑超過15年。
該報告涵蓋了上述五項改革政策實施後的一年間再犯結果,但只有兩項政策的實施時間足夠長,可以衡量三年期的累犯結果,這是確定累犯的標準時間範圍。研究人員承認該局限,因更長的時間衡量可能會導致「更高的再犯率」,同時,報告無法統計那些符合政策條件但未向法院提出申訴或被法官拒絕重新判刑的人。
一些地檢官以此批評報告並非「一項深入的研究,這只是一次膚淺的數據審查。」加州地檢官協會發言人也認為,CPRC推動改革的大部分建議儘管出自善意,「對罪案受害人、執法機關和司法制度卻造成傷害。」
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