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州議會年初揚言將嚴格規管數據中心,以保護環境及電力用戶,但最終送交州長紐森審議的兩項法案,內容已大幅削弱。當中一項要求數據中心披露用水情況,但資料或無法向公眾公開;另一項原擬防止數據中心成本轉嫁至家庭及小商戶,現僅授權監管機構研究問題是否存在。
非牟利新聞機構CalMatters報道,紐森正考慮簽署的州參院57號法案(SB 57),由民主黨州參議員帕迪拉(Steve Padilla)提出,最初設計仿效俄勒岡州及俄亥俄州的做法,避免居民及小企為數據中心基建埋單。但8月經州議會撥款委員會修訂,刪去要求數據中心設特別收費結構的條文,並將「強制」評估轉為「授權」公共事業委員會進行研究。加州公共事業委員會表示,本身已具備審視相關成本分攤的權力。
倡議團體「公用事業改革網絡」(TURN)原本支持法案,但在修訂後批評其效力被削弱。該組織負責人廷寧(Adria Tinnin)指出,數據中心成功遊說「掏空」法案,現在雖仍建議簽署成法以便追蹤影響,但未能真正保障繳費人。太平洋煤電(PG&E)早前反對法案,但在修訂後撤回異議。今年8月,公司在委員會支持下規定新大型項目須承擔輸電線路的初期費用,其中約三分之二屬數據中心。
另一項送交紐森的州眾院93號法案(AB 93),由民主黨州眾議員柏潘(Diane Papan)提出,規定數據中心在申請或更新營運許可時,須向供水單位提交預計用水量,並由州政府制定效率指引及最佳實務,營運商需自我證明符合標準。反對者包括「數據中心聯盟」及「矽谷領袖團體」,認為強制披露或涉及商業機密,損害企業競爭力。
近年數據中心快速擴張,為人工智能應用及網絡服務提供運算和存儲能力。隨需求增加,冷卻設施需耗用大量水資源,並帶動更多電廠及輸電線路建設。據彭博社報道,截至今年5月,加州約有17個數據中心新項目規劃,其中大部分位處水資源高度緊張地區。
有反對者批評,修訂後僅向供水單位提交數據,未必公開,令居民難以監督或提出異議。
柏克萊加州大學人權中心研究員高登(Linda Gordon)表示,支持任何形式的透明度,並認為法例要求州水資源部門制定標準,可推動地方當局在審批新項目時更審慎。而部分供水機構過去曾拒絕公開數據,倘法案無明確規定資料可公開,成效仍待觀察。
加州是全球數據中心最集中地區之一,太平洋煤電公司今春披露,數據中心接入申請激增40%。隨著監管政策未有明確收緊,批評者憂慮加州居民可能繼續承受高昂電費及水資源壓力。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