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超強颱風「樺加沙」吹襲本港,再次引發社會對惡劣天氣及極端情況下工作安排的關注與討論。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僱主必須確保僱員在工作環境中的安全,若出現勞資紛爭,建議透過勞工處介入調解。
孫玉菡今(27日)在電台節目表示,《惡劣天氣及「極端情況」下工作守則》已發布實施一段時間,市民普遍熟悉其內容,守則的大原則是僱主及僱員應事先協商,並以僱員安全為首要考慮。他強調,除了遵守守則外,僱主亦要負起在「職安健」下的法律責任,確保工作環境在合理範圍內安全,否則可能被追究責任。
3類假期不能因缺勤而扣減
孫玉菡又提到,根據法例,有3類假期不能因惡劣天氣缺勤而扣減,包括法定年假、法定假日及休息日。若出現相關爭議,建議可透過勞工處介入調停,相信有助解決大部分問題。





相關新聞:
議員批「指定人員」定義模糊 孫玉菡指難單憑工種判定 舉例為醫院提供膳食
颱風樺加沙︱孫玉菡呻「成晚瞓唔到」 提醒僱主惡劣天氣下有責任保障員工安全
至於「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孫玉菡表示,輸入勞工的大前提是保障本地工人優先就業,但同時要考慮本港勞動人口縮減,需協助人手短缺的行業維持運作。計劃運作至今兩年多,部分缺乏人手的工種運作暢順,其中侍應生及初級廚師的申請數目特別多,因此政府決定改善現行措施,延長侍應生及初級廚師招聘期到6個星期,以及本地員工及外勞的比例須為2比1。
會預留5億元經常開支加強支援照顧者
另外,將軍澳早前有獨居長者離世後一段時間才被發現,孫玉菡表示,個案應屬於高風險,但需要時間識別,政府將會研究利用科技協助。他亦表示,關愛隊利用房屋署數據在沙田及觀塘區篩查高風險長者,探訪5,000戶後,發現約400戶有社福照顧需要,他同意要加快將篩查計劃推展至全港各區。
《施政報告》提出試行以科技,例如透過穿戴式的系統,他指,坊間有一些技術,如計算屋內雪櫃門或大門的開關次數,協助監測長者日常生活,可及早發現長者是否有異常情況。
孫玉菡認為,事件反映社會進入老齡化,現時差不多每4個人就有1人是 65歲以上,要照顧好長者,除了政府及社會協助,家人亦要多關心及陪伴。
相關新聞:7旬婦疑寓所去世多日 鄰居聞臭味報警揭發
研方法跟進居非公屋長者
《施政報告》又提出每年會預留5億元經常開支,加強支援照顧者。他指出,政府已採取行動,例如推出為期3年的「齊撐照顧者行動」及設立照顧者支援專線等,由今年7月開始推出計劃,透過政府的數據庫,包括社署、房署及醫管局的數據作對比,找出風險較高的獨老及雙老長者,以提供服務。
孫玉菡進一步稱,現時本港約有50多萬獨居或雙老長者,而居於公屋的長者,房署有名單及資料,可以先集中精力處理,發動關愛隊去探訪,再透過社福機構等提供服務,例如定期打電話或探訪他們等。日後亦會研究跟進居於唐樓、三無大廈,以及私人樓宇的長者,並與物業管理公司合作,加強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