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囊遊|年輕人旅遊也躺平 只求享受美景舒適減壓

內地十一黃金周將至,「去哪兒玩」再度成為熱門話題。繼年前的「特種兵旅遊」後,近期一種被戲稱為「窩囊遊」的新型旅遊方式悄然興起,躺平漂流、緩降蹦極(笨豬跳)、電梯爬山成為年輕人出行新寵。不同於傳統「跋山涉水、挑戰自我」的旅遊形式,窩囊遊追求「最小體力消耗、最大心理舒適」。專家認為,窩囊遊興起與現代社會普遍存在的壓力和焦慮密切相關,也標誌着年輕群體進入「情緒消費」新階段。

登山坐電梯享受山頂歎茶

不同於傳統笨豬跳的驚險刺激,「窩囊版」笨豬跳的高度只有20米至30米,體驗者只在跳下的一瞬間有失重感,隨後就被彈力繩穩穩拉住,緩慢勻速地落到地面。「當師傅數完『321跳』時,我甚至能笑着擺動作」,在浙江湖州,年輕遊客胡純然告訴《工人日報》,「這和我之前被朋友硬架着體驗蹦極時嚇到腿軟,形成強烈反差」。

遊客乘坐台州神仙居景區的自動扶梯,僅需幾分鐘就能輕鬆登山。
遊客乘坐台州神仙居景區的自動扶梯,僅需幾分鐘就能輕鬆登山。

 

內地景區的「魔毯」,供遊客上下山。
內地景區的「魔毯」,供遊客上下山。

 

「窩囊版」笨豬跳。
「窩囊版」笨豬跳。

 

遊客們乘坐木馬直達山頂。微博
遊客們乘坐木馬直達山頂。微博

 

窩囊版漂流。
窩囊版漂流。

 

在胡純然看來,窩囊版蹦極剛好滿足了她既想要體驗刺激,又不用太為難自己的需求,「分泌腎上腺素的同時,也不需要我克服那麼大的心理障礙」。她坦言,在經歷過一天走5個景點的「特種兵旅遊」後,自己現在的旅行哲學很簡單——可以少去幾個地方,但一定要真正放鬆。

窩囊版登山可以讓遊客乘坐觀光電梯直達山頂,實現「山一步不爬,景一處不落」。在北京工作的劉添睿表示,下個假期自己就準備嘗試這種「坐電梯爬山」,「我都想好了朋友圈文案,就是『當代年輕人爬山的科技與狠活』」。

武漢遊客周明軒也對窩囊版登山情有獨鍾,他認為坐「魔毯」上山後找塊石頭坐着喝茶看景,比跑遍所有景點更舒服,「我更在意旅遊是否真的讓自己開心」。

不再看重社交炫耀增見識

社交平台上,「窩囊旅遊」相關話題下聚集了大量年輕人。有網友直言,相比「抗洪式漂流」的激烈,自己更喜歡桂林那種穿救生衣躺平、隨波逐流的悠閒玩法,既能感受漂流快樂,又能欣賞沿途山水。美團旅行數據顯示,上月以來「窩囊漂流」搜索量環比增加135%。

今年暑期,推出「窩囊遊」體驗的景區門票熱度顯著增長。去哪兒旅行數據顯示,以「扶梯看山景」出圈的浙江千島湖天嶼山觀景台和浙江台州神仙居景區,門票銷量同比分別增長32.4%和36.4%。在主打「窩囊蹦極」的景區中,湖北黃石天空之城門票銷量同比增加2.7倍。

對此,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副教授熊海峰分析稱,「窩囊遊」興起與當代社會普遍存在的壓力和焦慮密切相關,「年輕人日常工作壓力較大,休閒活動需要提供減壓閥功能,承擔起某種修復作用,而不是成為新的壓力」。

「窩囊遊標誌着年輕群體進入更成熟的『情緒消費』階段」,西北師範大學城市規劃與旅遊景觀設計研究院院長李巍表示,窩囊遊的剛性指標不再是傳統旅遊看重的增長見識或社交炫耀,而是身體直接的舒適度與內心即時的滿足感。

即時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