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男孩失去行走、說話或呼吸能力,母親靠Google搜索救了他的命

德州一名母親凱西(Casey Daniel)分享了她驚心動魄的經歷:她6歲的兒子威滕(Witten)在被醫生誤診為流感後不到24小時,就突然癱瘓,失去了行走、說話和自主呼吸的能力。在當地醫院束手無策之際,她深夜的一次Google搜索最終幫助兒子找到了正確的診斷——致命的海綿狀血管畸形(cavernous malformation),並接受了挽救生命的手術。

從頭暈到病危

《紐約郵報》報道,今年四月,剛在棒球隊被評為MVP的6歲男孩威滕因頭暈和頭痛被送往醫院,並被初步診斷為流感。然而,在不到一天的時間裡,他的病情急劇惡化,不僅無法行走說話,甚至失去了自主呼吸的能力並陷入昏迷。當地醫院的醫生發現他腦幹內有血管正在滲血,並發出了悲觀的預測:即使威滕能從癲癇和中風中倖存,也可能終身癱瘓,需要依賴呼吸機和餵食管維生。

「我以為那天我就要失去他了,」凱西在接受KCBD採訪時談到她的兒子威滕時說。

母親的絕望搜索與關鍵轉機

面對如此絕境,母親凱西拒絕放棄。在當地醫生努力尋找病因的同時,她在深夜轉向Google求助,最終在網上找到了一篇由休斯頓德州大學健康科學中心(UTHealth Houston)的神經外科專家莫科斯(Jacques Morcos)博士撰寫的相關文章。她立即發出一封「絕望的電子郵件」求救,莫科斯博士迅速回應,並堅持將威滕轉院至其所在的機構。

奇蹟康復與重返球場

轉院後,威滕被確診為海綿狀血管畸形(cavernous malformation),這是一種罕見但危險的腦血管團塊。經過莫科斯博士和另一位專家長達四小時的高風險緊急手術,威滕的生命被成功挽救。術後僅數小時,他便恢復了意識,能夠自主呼吸和說話。六週後,他順利出院回家,趕上了自己的七歲生日,並在今年秋天重返校園,開始了二年級的學習。醫生們也已批准他可以重返他最愛的棒球場。

 

封面來源:KCBD電視畫面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