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enAI宣布為其人工智能(AI)編碼代理Codex推出新版GPT-5。新模型名為GPT-5-Codex,能比以往的模型更具動態地分配「思考」時間,處理一項編碼任務的時間從幾秒到七小時不等,在代理程式編碼的基準測試中表現更佳。
據科技媒體TechCrunch報道,新模型現已在Codex產品中推出,所有ChatGPT Plus、Pro、Business、Edu以及Enterprise用戶,皆可透過終端機、IDE、GitHub或ChatGPT存取。OpenAI表示,計劃未來將該模型提供給API客戶使用。
此次更新是OpenAI力圖提升Codex,與其他AI編碼產品競爭的努力之一,後者包括Claude Code、Anysphere的Cursor、以及微軟的GitHub Copilot。由於用戶需求強勁,AI編碼工具市場在去年變得更加擁擠。Cursor的年度經常性收入(ARR)在2025年初突破了5億元,而類似的程式編輯器Windsurf則因一場混亂的收購嘗試,最終導致團隊分裂,一些人員跳槽谷歌,一些轉為Cognition效力。
OpenAI 表示,GPT-5-Codex在衡量代理程式編碼能力的基準測試SWE-bench Verified、以及衡量來自大型既有程式庫的程式重構任務的基準測試的表現,均優於 GPT-5。
該公司還稱,也訓練了GPT-5-Codex來進行程式碼審查,並邀請有經驗的軟體工程師來評估該模型的審查意見。據報,工程師發現GPT-5-Codex提交的錯誤意見更少,同時添加更多「高影響力」的意見。
OpenAI Codex產品負責人恩比里科斯 (Alexander Embiricos)向媒體簡報時稱,GPT-5-Codex效能的提升主要歸功於動態的「思考能力」。使用者或許熟悉ChatGPT中的 GPT-5路由器,它會根據任務的複雜程度,將查詢導向不同的模型。恩比里科斯指出,GPT-5-Codex的運作方式類似,但內部沒有路由器,而是能即時調整任務所需的處理時間。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