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於三藩市華埠的海外抗日戰爭紀念館,於9月14日下午舉辦「山河在——鄒德懷收藏展」開幕儀式,吸引眾多社區人士、歷史研究者及二戰親歷者後代參與,共同走入影像長河,追憶中國抗戰歷史與中美並肩作戰的往事。
收藏家鄒德懷自2012年起致力蒐集中國近現代史影像,至今累積超過十萬張珍貴照片。本次展覽精選其中百餘幅,涵蓋抗戰戰場畫面、中美合作的史料,以及罕見的社會場景。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照片原多為黑白,鄒德懷透過數位修復與分層上色,賦予影像新的生命。他解釋:「加上顏色不是為了美化,而是讓人物與場景更立體,幫助年輕一代更直觀地理解歷史。」
加州財長馬世雲(Fiona Ma)特別委派收藏家林凱斌頒發賀狀,表彰紀念館與鄒德懷對歷史保存的貢獻。林凱斌同場捐贈日軍侵華時期錢幣與文獻,補充館藏。
開幕式上,最受矚目的嘉賓是「飛虎隊」成員麥克·康納利(Michael Connelly)中尉的兒子史蒂芬·康納利(Stephen Connelly)。他動情回憶父親年僅17歲便投身戰場,多次在被日軍擊落後靠中國村民掩護才奇蹟生還。他說,「父親生前極少談起戰爭,但對中國始終心存感念。如果他還在世,一定會常來這裡。」他的分享引起全場熱烈掌聲。鄒德懷在發言中表示,收藏與修復影像的過程,是為了讓塵封的記憶走出檔案,成為可對話的歷史。他特別將一幅「抗戰時期中華總會館主席團合影」贈予中華總會館,象徵中美社區在歷史記憶上的共同守護。
主辦單位強調,展覽不僅是歷史回顧,更是社區教育的一環,期望透過這些彩色化的影像,吸引更多年輕人走進館舍,理解「戰爭從未真正遠去,和平從未容易得來」。
「山河在——鄒德懷收藏展」自即日起至2026年9月15日於海外抗日戰爭紀念館(809 Sacramento St.)展出,免費對公眾開放。
主辦方誠邀社區民眾踴躍參觀,從影像中感悟歷史,傳承山河不滅的精神。本報記者蘇婕雅三藩市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