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界巨頭蘋果公司首推超簿型號iPhone Air,原本與其他新型號一同,於今晚8時開啟預購。惟官方卻突然宣布暫緩iPhone Air國內發售,讓不少果粉大失所望。內地報道,是次背後或許與中國電話號碼的實名制、反電詐等問題相關。
為釋放更多內部空間,包括國行版在內的iPhone Air取消實體電話卡槽,全面使用eSIM虛擬電話卡設計。
相關新聞:iPhone Air內地延期發售 蘋果:正與監管機構緊密合作
國內暫僅中國聯通支援eSIM
內媒「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國內最早入局eSIM的運營商是中國聯通,蘋果官網寫道,中國聯通是目前國內唯一支持eSIM的運營商,用戶需要前往聯通營業廳辦理激活。昨日,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也接連表態,稱eSIM手機業務已準備就緒,將很快面向用戶開放。




eSIM 在全球市場早已普及,但國內一直沒有全面放開,其應用(APP)長期局限於智能手表、智能眼鏡、平板電腦等設備。2023 年,三大運營商以「業務維護升級」為由暫停了穿戴設備eSIM 的新業務辦理,直到今年中國聯通率先重啟,才出現新一輪試點。
有從業者分析,國內未普及的關鍵原因在運營商和監管環節。實體卡「一卡一號」變成eSIM「一卡多號」,加上可以遠程寫號、快速換號,更容易被詐騙分子鑽漏洞。eSIM如何兼容嚴格實名制和防範電信詐騙等監管框架,還需要探索。
eSIM容易被騙子乘虛而入
報道又指出,今次蘋果為eSIM做了不少本土化安全適配。例如,蘋果中國官網的指南《在中國大陸將 eSIM 與 iPhone 搭配使用》明確要求,用戶必須到聯通營業廳線下激活,排除了遠程OTA寫卡。並且只有國行iPhone Air能在國內使用 eSIM,出境後才能配置海外運營商服務。
相關新聞:iPhone 17|新機被批無AI 蘋果蒸發524億美元 內地人批僅中國聯通支持eSIM
今年7月,中國聯通發布的《中國聯通5GAI終端白皮書》中更新了eSIM手機技術規範,包括禁止跨境寫卡、禁止境外遠程激活、引入地理位置精準校驗等要求,以確保 eSIM 操作在監管可控範圍內進行。
由於無法提前激活海外運營商eSIM,國內用戶的出境體驗可能打折扣。對於留學生、海外華人等,目前仍不清楚他們能否將海外運營商eSIM無縫切換為國內運營商套餐,或在境內繼續使用海外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