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懲教署今日(11日)舉辦「逆轉人生:懲教科研與實踐」專業研討會,公布最新的懲教心理研究成果,並探討未來的更生及防罪工作的策略方向,超過100名更生服務業界人士及學者參與。





中大心理學系研究教授梁永亮在研討會上公布研究結果,指透過更生服務以正面的方法滿足更生人士對關愛及個人能力的內心需要,有助他們改過自新及遠離犯罪。研究歸納出三個關鍵因素,包括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機會、擴展正向社交支援網絡,以及培養及持續強化個人能力、自我身分認同與正向人際關係。研究亦顯示,懲教署的更生計劃不單有助降低更生人士的重犯機會,重塑奉公守法的新身分,重新連結社會,亦支援他們回饋社會,逐步轉化人生。
是項「終止犯罪」研究自去年2月起,由懲教署更生服務研究組與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合作進行,透過向51名更生人士及60名在囚人士進行訪談及焦點小組討論,當中涵蓋成人、青少年、男性及女性不同群組,並進行深入分析,整合出本地更生人士改過自新的歷程及關鍵因素。





懲教署高級臨床心理學家李潔珊在研討會上表示,研究結果確立署方在更生工作方面的成效,亦為未來發展帶來啓示。懲教署會參考研究結果,推展強項為本的更生策略及強化懲教職員更生領航員的角色,同時積極將更生服務由懲教院所延伸至社區,並支持更生人士回饋社會。
研討會上,懲教署的臨床心理學家亦介紹以終止犯罪理論為核心的新社區更生項目—「逆轉人生‧真人圖書館」,首創以結合敘事治療及四格漫畫的方式展示更生人士的生命故事,從而協助他們反思過去,遠離犯罪,並重拾正向生活,改寫未來人生。參與該項心理治療計劃的其中一位更生青少年,今日亦到場分享他的體驗,以及改過自新的心路歷程。